选择荨麻疹口服药物需综合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因素,儿童优先选第二代抗组胺药且遵医嘱调剂量,成人可据情况选一、二代抗组胺药,病情重时考虑糖皮质激素等,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遵循个体化方案,第一代抗组胺药有中枢镇静作用需注意适用人群,第二代抗组胺药中枢抑制作用较轻,糖皮质激素用于危急情况且有较多不良反应,奥马珠单抗用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需评估使用。
选择荨麻疹口服药物需综合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因素,儿童优先选第二代抗组胺药且遵医嘱调剂量,成人可据情况选一、二代抗组胺药,病情重时考虑糖皮质激素等,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遵循个体化方案,第一代抗组胺药有中枢镇静作用需注意适用人群,第二代抗组胺药中枢抑制作用较轻,糖皮质激素用于危急情况且有较多不良反应,奥马珠单抗用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需评估使用。
第一代抗组胺药
氯苯那敏:具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受体而产生抗过敏效应,可缓解荨麻疹的瘙痒等症状,但有中枢镇静作用,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对于需要保持清醒状态的人群,如驾驶员等需谨慎使用,儿童使用时也需关注中枢抑制情况。
苯海拉明:通过对H受体的竞争作用而达到抗组胺效应,可用于荨麻疹的治疗,也有中枢抑制作用,可能引起头晕、嗜睡等,婴幼儿使用需特别谨慎,因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第二代抗组胺药
西替利嗪: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受体,起效较快,抗组胺作用持久,中枢抑制作用较轻,相对不易引起嗜睡,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需注意剂量调整。
氯雷他定:可高效地选择性阻断组胺H受体,作用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中枢抑制作用不明显,成人和儿童均可使用,儿童使用时需根据年龄和体重等调整剂量。
依巴斯汀:对H受体具有选择性阻断作用,抗组胺作用强且持久,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发生率低,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可使用,对于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
糖皮质激素
一般用于病情严重、伴有喉头水肿等危急情况的荨麻疹患者,如泼尼松等。但糖皮质激素有较多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肥胖、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非病情危急情况一般不首选,在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使用需谨慎评估利弊。
其他药物
奥马珠单抗:对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考虑使用,是一种生物制剂,通过与免疫球蛋白E(IgE)结合,阻断其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受体结合,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但使用前需进行相关评估,如IgE水平等,且可能存在过敏等不良反应风险,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
在选择荨麻疹口服药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因素。对于儿童患者,应优先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中适合儿童使用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对于成人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若病情较重则需考虑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要权衡利弊。同时,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咨询医生或药师,遵循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