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发心肌缺血等的心脏病相关因素有年龄增长、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等早期症状有胸痛表现为心前区等压榨闷痛等可放射多中老年及有基础病者易现心悸自觉心跳不规律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诱发呼吸困难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气短严重时休息可缓解有慢呼吸病或肥胖者易加重乏力全身无力易疲劳休息难缓解老年人及有危险因素的年轻者需警惕。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冠状动脉是为心脏提供血液供应的重要血管,当各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会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逐渐变窄,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例如,随着年龄增长(一般40岁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加速)、高血脂(血液中胆固醇等脂质升高易沉积在血管壁)、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粥样硬化形成)、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管功能)等因素都可能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进而引发冠心病。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胸痛
表现形式:多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闷痛,也可表现为紧缩感、烧灼感等。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放射,部分患者疼痛还可放射至颈部、下颌、上腹部等部位。例如,有的患者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骨后约手掌大小范围的闷痛,休息数分钟可缓解。
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出现,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性别上,绝经前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发病率低于男性,但绝经后女性发病率逐渐接近男性。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即使年龄不大也可能较早出现胸痛症状。
心悸
表现形式: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感觉心脏跳动不规律。比如有的患者早期会偶尔出现心跳突然加快,自己能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有力且频率增快。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大量饮用浓茶或咖啡等生活方式可能诱发心悸,而有冠心病早期的患者在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影响下更容易出现心悸症状加重的情况。例如,长期熬夜的年轻冠心病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冠心病史且有高血脂)可能较早出现心悸表现。
呼吸困难
表现形式: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出现气短、呼吸费力,严重时可能在休息时也有呼吸困难感。例如,爬两层楼梯就出现明显气喘,需要停下来休息才能缓解。
与病史因素的关系:本身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如果合并冠心病,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或加重,因为两种疾病都可能影响呼吸功能。而有冠心病早期的患者如果同时有肥胖问题,活动时更易出现呼吸困难,因为肥胖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肺部的气体交换。
乏力
表现形式:患者感觉全身没有力气,容易疲劳,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比如原本能轻松完成的日常活动,如逛街、做家务等,现在很快就感觉疲惫不堪。
与年龄因素的关系: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若出现乏力症状更应警惕冠心病,因为冠心病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会影响全身的能量供应,从而加重乏力感;而年轻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且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时,也需考虑冠心病早期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