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断裂因外伤或病理致连续性中断,分屈伸肌腱,外伤性多由锐器切割等,病理性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或老年人退行性变,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急性期清创,后续手术修复并配合康复治疗,儿童需加强看护,老年人重控基础病,女性手工劳作要注意防护。
一、定义
手指肌腱断裂是指手指部位的肌腱因外伤(如切割、戳刺等外力作用)或病理因素(如某些疾病导致肌腱退行性变等)发生连续性中断的状况,肌腱作为连接肌肉与骨骼、实现手指运动功能的重要结构,其断裂会严重影响手指的正常活动。
二、解剖基础
手指的肌腱分为屈肌腱与伸肌腱。屈肌腱主要参与手指的屈曲动作,起自前臂肌肉,经腕部、手掌延伸至手指;伸肌腱则负责手指的伸直功能,同样从前臂肌肉起始,分布于手指背侧。不同部位的肌腱在手指的屈伸活动中协同发挥作用。
三、病因
(一)外伤性因素
多因锐器切割(如刀具划伤)、钝性暴力戳伤(如硬物撞击手指)等导致肌腱直接断裂,常见于手部遭受意外损伤的场景,尤其在从事手工劳作、运动时易发生。
(二)病理性因素
某些疾病可引发肌腱病变致断裂,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炎症累及肌腱可导致肌腱变性、脆弱,进而易发生断裂;此外,老年人因肌腱退行性变,也相对更易出现肌腱断裂情况。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受伤部位多有疼痛、肿胀,手指活动明显受限。若为屈肌腱断裂,手指屈曲功能丧失或严重障碍;若为伸肌腱断裂,手指伸直功能出现障碍,部分患者可伴有局部淤血等表现。
(二)体征
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肌腱走行部位连续性中断,按压或活动手指时能察觉异常,如屈肌腱断裂处手指无法正常屈曲,伸肌腱断裂处手指难以伸直等。
五、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通过医生对受伤手指的详细触诊,判断肌腱的连续性、手指活动时的力学异常等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直观显示肌腱的形态、连续性,协助判断是否存在断裂;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地呈现肌腱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对肌腱断裂的诊断与评估提供精准依据。
六、治疗原则
(一)急性期处理
及时对伤口进行清创,防止感染,根据肌腱断裂的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立即进行修复操作,对于开放性的肌腱断裂,需尽快处理以恢复肌腱的连续性。
(二)后续治疗
多数情况下需通过手术修复断裂的肌腱,术后配合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的手指被动活动、后期的主动功能锻炼等,以促进手指功能恢复,康复过程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恢复情况调整锻炼强度。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玩耍时易发生外伤性手指肌腱断裂,家长需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避免儿童接触尖锐物品及进行过于剧烈的手部活动,一旦发生手指外伤需及时就医检查。
(二)老年人
老年人因肌腱退行性变及可能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肌腱断裂后恢复相对较慢,且需重视基础疾病的控制,在康复过程中要遵循专业康复指导,避免因不当活动影响肌腱修复及手指功能恢复。
(三)女性
若女性从事手工劳作(如编织、乐器演奏等),需注意手部防护,选择合适的劳作方式与工具,降低手指肌腱因过度使用或不当操作而断裂的风险,若出现手部不适要及时排查肌腱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