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本质暴露可因牙齿磨损(受年龄、性别、职业影响)、牙龈退缩(与年龄、口腔卫生不良相关)、龋齿(和饮食习惯、口腔环境有关)引起,牙本质小管通透性增加有全身因素(年龄、系统性疾病)和局部因素(温度变化、化学刺激)导致牙齿感觉过敏。
一、牙本质暴露
1.牙齿磨损
年龄与性别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齿磨损可能逐渐加重,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出现牙齿磨损情况。而性别差异方面,一般无明显特定指向,但不同生活方式下磨损程度可能不同。例如长期有偏侧咀嚼习惯的人,单侧牙齿磨损会更严重,这与个人的咀嚼生活方式相关。牙齿磨损会使牙本质暴露,当牙本质暴露后,外界刺激(如冷、热、酸、甜等)可通过暴露的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引起牙齿感觉过敏。
职业因素: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经常需要咀嚼硬物的职业(如矿工等),牙齿磨损速度会加快,更易导致牙本质暴露进而引发牙齿感觉过敏。
2.牙龈退缩
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加,牙龈会出现生理性退缩,尤其是牙周组织老化的人群,牙龈退缩更为常见。这会使牙根暴露,牙本质暴露后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出现感觉过敏症状。
口腔卫生不良:长期口腔卫生不佳,牙菌斑、牙结石堆积,会引发牙周炎等疾病,进而导致牙龈退缩。比如不按时刷牙、不使用牙线等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的人群,患牙周炎风险高,牙龈退缩发生率也高,容易出现牙齿感觉过敏。
3.龋齿
饮食习惯:喜欢吃甜食、碳酸饮料的人群,牙齿患龋齿的概率较高。例如儿童如果经常喝含糖饮料且没有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牙齿容易被酸腐蚀,导致龋齿发生,龋坏进展过程中会使牙本质暴露,引发牙齿感觉过敏。
口腔环境:唾液分泌量减少的人群,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也容易患龋齿。比如一些患有舍格伦综合征等疾病导致唾液分泌减少的患者,牙齿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蚀,出现龋齿进而牙本质暴露,引起牙齿感觉过敏。
二、牙本质小管通透性增加
1.全身因素
年龄:儿童处于牙齿发育阶段,牙本质小管相对粗大,而成人随着年龄增长,牙本质小管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总体而言,不同年龄阶段牙本质小管的通透性存在差异。儿童牙齿感觉过敏可能与牙本质小管相对粗大有关,而成人随着年龄增长,一些全身因素导致的代谢变化等也可能影响牙本质小管通透性。
系统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牙本质小管通透性。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会影响牙齿的代谢环境,进而影响牙本质小管的通透性,使牙齿更容易出现感觉过敏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波动,口腔内环境相对不稳定,细菌更容易滋生,对牙齿的侵蚀可能通过影响牙本质小管通透性来引发感觉过敏。
2.局部因素
温度变化:突然的温度变化,如从寒冷环境进入温暖环境,或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时,会导致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迅速流动,刺激牙髓神经,引起牙齿感觉过敏。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都可能发生,比如儿童在吃冰棍后可能会出现牙齿感觉过敏,成人在喝热汤后也可能有类似情况,与个人的饮食温度相关生活方式有关。
化学刺激:长期接触酸性物质的人群,如经常胃酸反流的患者,胃酸会刺激牙齿,使牙本质小管通透性改变。胃酸反流的患者,胃酸反复接触牙齿,会导致牙本质小管受到化学刺激,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牙齿感觉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