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有消化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包括不同类型腹痛表现各异、急性肠胃炎腹泻剧烈慢性相对轻、急性常伴恶心呕吐且婴幼儿、老年有不同影响;全身症状有感染性肠胃炎常发热且不同病原体发热程度不同、儿童老人发热需关注,还有无论急慢性都可能乏力且长期慢性及儿童乏力有不同影响。
一、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
不同类型肠胃炎腹痛表现有差异,感染性肠胃炎多为阵发性绞痛,常由炎症刺激肠道平滑肌痉挛引起,比如急性细菌性肠胃炎患者,肠道内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刺激肠道蠕动异常,引发阵发性腹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非感染性肠胃炎如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腹痛程度和部位也有所不同,可能是隐痛或胀痛,部位不固定。
对于儿童患者,肠胃炎引起的腹痛可能会表现得相对更明显,儿童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可能与成人有别,需要密切观察其腹部体征及精神状态等。成人若本身有基础病史,如既往有肠道疾病史,肠胃炎发作时腹痛可能会更复杂,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腹泻
急性肠胃炎腹泻较为剧烈,每天排便次数可多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等。例如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肠胃炎,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这是因为痢疾杆菌感染肠道后,导致肠道黏膜炎症、溃疡,出现脓血分泌。慢性肠胃炎腹泻程度相对较轻,排便次数一般每日数次,粪便可为糊状便等。
儿童患肠胃炎时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等更严重后果,因为儿童身体水分含量相对较高,腹泻引起水分丢失快,需关注儿童的尿量、精神状态等判断脱水情况。成人慢性肠胃炎腹泻若长期不愈,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消瘦、乏力等情况,需注意营养支持。
恶心呕吐
急性肠胃炎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多因胃肠道受到刺激,如感染、饮食不洁等,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强,引发恶心,进而导致呕吐。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为胆汁等。有些患者可能先出现呕吐,随后出现腹泻症状。
婴幼儿患肠胃炎时,恶心呕吐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和营养摄入,要注意合理喂养,防止电解质紊乱。老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需考虑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导致,如心脑血管疾病等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因为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对呕吐等症状的耐受能力较差。
二、全身症状
发热
感染性肠胃炎常伴有发热症状,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一般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体温多在38℃左右,也可高达39℃以上;病毒感染引起的肠胃炎发热程度相对稍低,多为低热,体温在37.5℃-38.5℃左右。例如诺如病毒引起的肠胃炎,患者多有低热表现。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肠胃炎后发热可能更易出现,且体温波动可能较大,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老年人患肠胃炎发热时,要警惕是否有严重感染等情况,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病情可能发展较快。
乏力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肠胃炎,患者都可能出现乏力症状,主要是因为身体处于炎症状态,机体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增多,同时腹泻、呕吐等导致营养物质丢失,身体机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乏力感。
对于长期慢性肠胃炎患者,长期的乏力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综合治疗肠胃炎以改善乏力症状。儿童患者出现乏力时,要注意其生长发育情况,是否因肠胃炎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身体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