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常见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与雄激素水平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反应等相关有非炎症性和炎症性皮损等临床表现发病因素涉及雄激素水平、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反应治疗预防需注意特殊人群如青少年、女性、有病史人群的相关事项了解其相关内容对预防和认识痤疮重要。
一、痤疮的定义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青少年,与雄激素水平及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
二、痤疮的临床表现
1.皮损类型
非炎症性皮损:包括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为闭合性皮疹,呈灰白色小丘疹;黑头粉刺是开放性粉刺,顶端为黑色,是皮脂氧化及污垢所致。
炎症性皮损:有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丘疹一般为红色,直径1-5毫米左右;脓疱则是在丘疹基础上出现的含有脓液的疱;结节较大,直径大于5毫米,触摸有硬结感;囊肿是含有脓液和血液的囊性损害。
2.好发部位
主要发生于面部,也可累及胸背部、肩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青少年群体中,面部是痤疮的常见好发区域,这与面部皮脂腺分布密集有关;对于青春期后的人群,胸背部等部位也可能频繁出现痤疮损害。
三、痤疮的发病因素
1.雄激素水平
青春期时,雄激素分泌增加,可促使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男性雄激素主要由睾丸分泌,女性则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和卵巢分泌,雄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皮脂腺的功能,进而与痤疮的发生相关。例如,青春期男孩雄激素分泌增多,更容易出现痤疮。
2.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时,导管口径变小、狭窄或阻塞,导致皮脂排出受阻,形成微粉刺。这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都可能发生,青少年由于皮肤代谢活跃等因素,更容易出现导管角化异常的情况。
3.痤疮丙酸杆菌繁殖
痤疮丙酸杆菌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为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导管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角化过度,进而诱发炎症反应,引起痤疮的炎症性损害。在青少年皮肤环境中,由于皮脂分泌等因素,为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4.炎症反应
上述因素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加重毛囊皮脂腺的炎症,使痤疮的症状加重。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其炎症反应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比如生活不规律、压力大的青少年可能炎症反应更明显。
四、痤疮的治疗与预防相关注意事项
1.特殊人群注意
青少年: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痤疮时需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在生活方式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加重痤疮;同时要注意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
女性:女性痤疮患者需要考虑月经周期等因素对痤疮的影响,部分女性在月经前期痤疮可能会加重。在选择化妆品等产品时,要选择不会堵塞毛孔的产品,以免加重痤疮。
有病史人群:如果有家族中有严重痤疮病史的人群,自身出现痤疮时要更加重视皮肤的护理和监测,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总之,痤疮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常见皮肤疾病,了解其定义、临床表现和发病因素等对于预防和正确认识痤疮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