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黑便因胃出血速度和量不同呈现不同表现,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分轻中重不同程度有相应表现,其他伴随症状包括贫血相关表现及原发病相关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等影响胃出血及相关表现。
一、呕血与黑便
1.呕血:胃出血时,血液经口腔呕出,若出血速度较快、出血量较多,呕出的血可能呈鲜红色;若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后,呕出的血则呈咖啡色。例如,胃溃疡引起的胃出血,若溃疡侵蚀较大血管,可能出现较大量的呕血。
2.黑便: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的作用,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呈黑色,且便质黏稠,形似柏油,称为柏油样便。这是胃出血比较特征性的表现,一般上消化道出血超过50ml即可出现黑便。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胃出血导致黑便时,需结合其具体年龄判断出血严重程度,幼儿可能因黑便伴随不适表现出哭闹等情况;老年人胃出血出现黑便时,要考虑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黑便可能加重身体虚弱状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吸烟的人群胃黏膜受损风险高,更易发生胃出血及出现相应黑便等表现;有胃溃疡、胃炎等病史的人群,胃出血时黑便出现的概率和表现也更具特征性。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1.轻度出血:出血量较少时,机体可通过自身代偿,一般无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可能仅有头晕、乏力等症状。比如出血量在400ml以内时,成人可能仅感觉轻度头晕,儿童因血容量相对较少,可能更早出现不适,如精神稍差等。
2.中度出血:出血量中等时(出血量约800-1000ml),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表现。患者会感到心慌、心跳加快,测量血压时可发现收缩压下降,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差,中度出血时血压波动可能更明显,心率加快可能更显著,且身体耐受能力相对较弱,可能更快出现不适加重的情况。
3.重度出血:出血量较大时(出血量超过1500ml),会出现严重的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如脉搏细速、血压显著下降、呼吸急促、四肢湿冷、意识障碍等。儿童重度胃出血时,由于其血容量小,循环衰竭表现出现得更迅速,可能很快出现休克症状,如皮肤苍白、尿量减少等;老年人重度胃出血时,本身各器官功能减退,循环衰竭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进一步受损,预后相对更差,需紧急救治。
三、其他伴随症状
1.贫血相关表现:长期慢性胃出血可导致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甲床苍白、活动后气短等症状。不同年龄贫血表现有差异,儿童长期胃出血致贫血时,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老年人贫血会加重身体虚弱,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脏方面的不适,因贫血导致脑供血不足还可能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2.原发病相关表现:如果是胃溃疡引起的胃出血,可能伴有上腹部规律性疼痛,疼痛多在进食后发作;如果是胃炎引起的胃出血,可能有上腹部隐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不同性别在胃出血伴随原发病表现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生活方式不同会影响原发病及胃出血的发生,如男性吸烟、饮酒较多可能更易患胃溃疡等导致胃出血,女性若有饮食不规律等情况也可能引发胃出血及出现相应原发病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