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与黑便中胃出血快且量多呕血鲜红慢则呈棕褐或咖啡渣样儿童胃出血需重视,胃内出血量达一定值有黑便呈柏油样老年人黑便需细致观察;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轻度出血有头晕乏力等表现,中度出血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情况,重度出血有休克表现老年人预后差;其他伴随症状有胃出血后部分患者低热持续数天,长期慢性胃出血可致缺铁性贫血有面色口唇甲床苍白等表现女性胃出血贫血可加重月经问题。
一、呕血与黑便
1.呕血
胃出血时,血液经口腔呕出。如果出血速度较快、出血量较多,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较短,呕出的血多呈鲜红色;如果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白,呕出的血则呈棕褐色或咖啡渣样。例如,一些因胃溃疡导致胃出血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出咖啡渣样物质的情况,这是因为血液在胃内被胃酸分解。
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胃出血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呕血情况更需重视,因为儿童对失血的耐受能力较差。
2.黑便
胃内出血量达到5-10ml时,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当出血量超过50ml时,可出现黑便。黑便呈柏油样,这是因为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粪便变黑且富有光泽。比如,长期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若出现胃出血,可能会有黑便的表现。对于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黑便的观察需要更加细致,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其他疾病,黑便可能是胃出血的一个较隐匿的信号。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1.轻度出血
当出血量较少时,人体可通过自身的代偿机制来维持循环稳定,可能仅有头晕、乏力等表现。例如,一些慢性胃出血且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在活动后可能会感到头晕,但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不同性别在轻度出血时表现差异不大,但女性如果处于生理期,可能会混淆头晕等症状与生理期的不适,需要仔细鉴别。
2.中度出血
出血量进一步增多时,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情况。患者会感到心悸,脉搏细速,收缩压可下降至90-100mmHg以下,脉压差变小。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胃出血导致中度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酒精会损伤胃黏膜,影响胃的正常功能。
3.重度出血
出血量很大时,患者会出现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收缩压可降至70mmHg以下,心率明显加快,超过120次/分钟。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减退,重度胃出血导致休克时,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预后相对更差,需要立即进行抢救。
三、其他伴随症状
1.发热
胃出血后,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这是因为血液分解产物被吸收,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对发热的耐受性相对较差,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老年人发热时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同样需要重视,因为可能提示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或有其他并发症。
2.贫血表现
长期慢性胃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苍白等表现。随着贫血的加重,还可能出现活动后气短、心悸加重等情况。对于女性患者,如果本身有月经失血的情况,胃出血导致的贫血可能会加重月经不调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