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按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有不同症状,急性期有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等,婴儿与成人表现有差异;亚急性期红肿减轻、丘疹水疱减少、有轻度浸润肥厚;慢性期皮肤增厚浸润、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减退、瘙痒剧烈,且不同人群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病情阶段等不同而有变化。
急性期症状
皮肤红斑:多为弥漫性的轻度至中度红斑,好发于头面部、耳后、四肢远端等部位,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表现可能相似,但婴儿湿疹的红斑可能更为鲜艳。婴儿皮肤娇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更容易出现红斑;而成人可能因接触过敏原、环境刺激等出现红斑。
丘疹:可与红斑同时存在,表现为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触摸时感觉皮肤粗糙。婴儿湿疹的丘疹可能更密集,而成人因搔抓等可能使丘疹形态略有不同,有过敏体质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丘疹。
水疱:急性期可能出现丘疱疹基础上的小水疱,水疱破裂后会有渗出倾向,婴儿皮肤薄嫩,水疱更容易破裂,而成人若搔抓等刺激可能导致水疱情况加重,有皮肤感染病史的人群水疱破裂后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渗出:由于皮肤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表现为皮肤潮湿、有液体渗出,婴儿渗出可能更明显,因为婴儿皮肤代谢快且皮肤屏障功能差,而成人若处于炎热环境或搔抓过度等可能加重渗出情况。
亚急性期症状
红肿减轻:红斑颜色较急性期变浅,肿胀程度减轻。不同人群因病情控制情况不同,红肿减轻的速度有差异,婴儿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注意护理,成人若能避免刺激因素恢复可能也较快。
丘疹、水疱减少:丘疹数量较急性期减少,水疱干涸结痂,皮肤表面有鳞屑。婴儿亚急性期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注意保湿等护理;成人若有不良生活方式如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可能影响修复,使丘疹、水疱减少不明显。
轻度浸润肥厚:皮肤有轻度的浸润感,触摸有肥厚的感觉,但程度较轻。婴儿皮肤浸润肥厚相对不明显,而成人因长期湿疹刺激等可能出现更明显的浸润肥厚表现。
慢性期症状
皮肤增厚、浸润:皮肤纹理加深,皮嵴隆起,皮肤变得肥厚,触摸时质地较硬,这是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皮肤细胞增殖等改变。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婴儿皮肤较薄,慢性期皮肤增厚相对不如成人明显;成人因皮肤老化等因素,慢性湿疹更易出现显著的皮肤增厚、浸润。
苔藓样变:皮肤呈苔藓样改变,表现为皮肤粗糙、纹理增粗,像皮革样。有过敏史且病情反复的人群苔藓样变更为常见,婴儿患慢性湿疹苔藓样变相对少见,而成人长期湿疹不愈易出现苔藓样变。
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患处皮肤颜色发生改变,可出现色素沉着(皮肤颜色加深)或色素减退(皮肤颜色变浅),不同肤色人群表现不同,深色皮肤人群色素沉着可能更易被察觉,婴儿皮肤新陈代谢快,色素沉着或减退可能恢复相对较快,成人若有基础疾病等可能影响色素恢复。
瘙痒剧烈:慢性湿疹患者瘙痒往往较为严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同人群因痛觉阈值等差异瘙痒程度有别,婴儿可能因不会表达而通过搔抓等方式体现瘙痒,成人可因瘙痒影响睡眠、工作等,有焦虑病史的人群可能因瘙痒加重焦虑情绪。
湿疹的症状因个体差异、病情阶段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人群在症状表现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且症状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