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如口腔清洁指导(掌握正确刷牙法、用牙线等)、龈上洁治(专业牙医用设备去除龈上牙结石菌斑);手术治疗如翻瓣术(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等时翻瓣清除牙石等)、植骨术(牙槽骨吸收严重时植入骨移植材料);药物辅助治疗有局部药物(牙周袋内放缓释药物抑制细菌)、全身药物(中重度需用抗生素但特殊人群慎用);维护治疗包括定期复查(每-月复查口腔等)和持续口腔护理(保持良好清洁习惯,依自身调整,注意生活方式对复发的影响)。
口腔清洁指导:患者需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可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菌斑,这有助于去除局部的菌斑、软垢等,对于轻度牙周炎患者可能仅通过良好的口腔清洁就能改善症状,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患者都应遵循此清洁原则,比如长期吸烟者可能更需注意彻底清洁口腔以减少牙周炎进展风险。
龈上洁治:由专业牙医使用超声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龈上的牙结石、菌斑等,这是治疗牙周炎的重要第一步,通过清除龈上牙石,可减轻牙龈的炎症刺激,一般成年人每年可考虑进行1-2次龈上洁治来预防和控制牙周炎,儿童也需注意口腔卫生,但儿童的口腔洁治需根据其配合程度等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进行及操作方式。
手术治疗
翻瓣术:当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较深(≥5mm)且有牙周袋溢脓等情况时可考虑翻瓣术,通过翻起牙龈瓣,暴露牙根面,彻底清除根面的牙石、菌斑等,修整牙槽骨外形等,术后需注意口腔护理,促进牙龈瓣的愈合,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恢复有所差异,儿童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严格遵循口腔护理要求。
植骨术:对于牙槽骨吸收严重的患者,可进行植骨术,植入骨移植材料以促进牙槽骨的再生,恢复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从而为牙齿提供更好的支持,此手术适用于特定的牙周炎骨吸收情况的患者,需综合评估其病情后决定是否采用。
药物辅助治疗
局部药物:可在牙周袋内放置甲硝唑、米诺环素等局部缓释药物,这些药物能在局部持续释放,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比如米诺环素缓释凝胶,能较长时间维持局部药物浓度,有效控制牙周炎的炎症,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局部药物。
全身药物:对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等,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等问题,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使用全身药物需极其谨慎,孕妇一般尽量避免全身使用抗生素,儿童需根据年龄和病情权衡利弊后使用。
维护治疗
定期复查:牙周炎患者治疗后需定期复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内容包括口腔检查、牙周袋深度测量、菌斑牙石检查等,通过定期复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比如发现有少量牙石积聚可及时进行洁治,不同年龄患者复查间隔可能根据其口腔健康维护情况适当调整,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和复查。
持续口腔护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持续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口腔护理方式,如老年人可能因手部灵活性下降等问题需选择合适的刷牙工具等,始终保持口腔卫生,以防止牙周炎复发,生活方式如饮食偏好也会影响牙周炎的复发,高糖饮食的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糖分摄入以减少牙周炎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