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与混合痔在病变部位及外观表现、症状特点、诊断方法上有区分,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以便血、痔核脱出为主要表现,通过肛门视诊等诊断;混合痔兼具内外痔特征,有便血、疼痛等症状,除上述检查还需综合考量,诊断时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及特殊人群情况。
内痔:是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位于齿状线以上。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通常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有的患者排便时痔核可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病情较重时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从外观上看,肛门镜下可见齿状线以上黏膜隆起的痔核。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便秘、妊娠等因素易诱发内痔,有相关病史者如存在长期腹压增高等情况更易发病。
混合痔:是内痔通过静脉丛与相应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而形成,具有内痔和外痔的双重特征,病变部位既包括齿状线以上的黏膜部分,也包括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皮肤部分。其表现为便血,同时可伴有肛门肿物脱出,脱出后不易回纳,还可出现疼痛、瘙痒、黏液外溢等症状。肛门视诊时可看到肛门周围有隆起的肿物,肛门镜下可见齿状线上下都有痔核存在。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上同样与久坐、便秘、妊娠等因素相关,有内痔病史者更易发展为混合痔,有相关病史且不注意生活方式调整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
症状特点差异
内痔症状特点:主要以便血和痔核脱出为主要表现,便血颜色鲜红,一般不与粪便相混,多在排便时点滴而出或喷射而出。脱出的痔核根据病情轻重有不同表现,初期较小,能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脱出的痔核增大且难以回纳甚至嵌顿。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中,儿童相对少见内痔,成年人较为常见,妊娠女性由于盆腔压力增加,内痔发病风险增高,有长期便秘病史的人群,因排便时需用力,导致腹压升高,容易诱发内痔出血及脱出。
混合痔症状特点: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除了便血外,还会有肛门部的疼痛,尤其是当混合痔发生血栓形成或嵌顿的时候,疼痛较为剧烈。同时可出现肛门部的潮湿、瘙痒,这是由于痔核脱出导致黏液外溢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的。不同性别方面,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妊娠女性由于身体特殊状况,混合痔的症状可能会更明显。生活方式上,长期大量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会刺激肛门局部,加重混合痔的症状,有内痔病史且不注意饮食调整的人群,更容易发展为混合痔并出现更明显的症状。
诊断方法区别
内痔诊断:主要通过肛门视诊、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查。肛门视诊可观察到有无痔核脱出及脱出的情况,直肠指诊主要是排除直肠内其他病变,肛门镜检查可直接看到齿状线以上痔核的情况,包括数量、大小、部位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进行肛门镜检查时需谨慎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成年人则相对容易配合检查。有便秘病史的人群在进行肛门镜检查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因肠道痉挛等引起不适。
混合痔诊断:除了肛门视诊、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外,还需综合考虑其内外痔融合的特征。通过肛门视诊能看到肛门周围有内外痔融合的肿物,肛门镜下可清晰看到齿状线上下的痔核情况。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肛门疾病如肛周脓肿等进行鉴别,不同年龄、性别在诊断时并无特殊的禁忌,但妊娠女性进行相关检查时要考虑到胎儿的安全,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式和体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