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混合痔治疗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温水坐浴)和药物治疗(局部外用及口服改善静脉回流药物);手术治疗有外剥内扎术(适用于较严重患者,阻断痔核血供)、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适用于环状混合痔等,使肛垫上移)、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适用于以齿状线为中心的环状混合痔,保留正常黏膜)。
一、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适应人群:适用于环状混合痔初期,症状较轻的患者,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尤其是症状轻微、病史短的患者。对于生活方式方面,如久坐、便秘等不良生活习惯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能改善症状。
具体措施:首先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避免久坐,定时起身活动;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减少粪便对痔核的刺激。还可进行温水坐浴,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痔核肿胀和疼痛。
2.药物治疗
适用情况:可用于缓解环状混合痔的症状,如出血、疼痛、肿胀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考虑,对于有轻微出血、疼痛的患者较为适用。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常用药物及作用:局部外用药物如痔疮膏、痔疮栓等,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例如一些含有麝香、冰片等成分的痔疮膏,可通过局部涂抹或塞肛,减轻痔核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出血症状。口服药物主要有改善静脉回流的药物,如地奥司明片等,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张力,减轻痔组织水肿。
二、手术治疗
1.外剥内扎术
适应人群:适用于较严重的环状混合痔患者,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考虑。但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首先考虑该手术,因为儿童的肛肠结构和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手术可能对其造成较大影响。女性患者在手术前需考虑生理期等因素,若处于生理期则需适当推迟手术。
手术原理及过程:该手术是将外痔部分进行剥离,内痔部分用丝线结扎,使其坏死脱落。手术过程中需准确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通过阻断痔核的血液供应,使其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目的。
2.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适应人群:主要适用于环状混合痔、直肠黏膜脱垂等患者。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只要符合手术适应证且身体状况允许均可考虑。但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处于特殊生理时期,手术需谨慎评估,一般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待产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
手术原理及过程:利用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同时进行吻合,使下移的肛垫上移,恢复其正常解剖位置,阻断痔核的血液供应,从而缓解症状。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但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3.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
适应人群:适用于以齿状线为中心的环状混合痔,尤其适用于保留正常黏膜的患者。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考虑,对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好且符合适应证的也可选择。但对于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谨慎评估,因为手术可能带来一定风险。
手术原理及过程:该手术是在PPH基础上发展而来,根据痔核的分布情况,选择性地切除部分痔上黏膜及黏膜下组织,保留正常的黏膜桥,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