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结肠炎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粪便多样、可与便秘交替、频率个体异、机制与黏膜炎症致分泌吸收紊乱有关)、腹痛(多具腹痛-便意-缓解规律、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性质多样、不同情况腹痛表现有别、因炎症刺激神经致);有全身症状如部分患者发热(多为低热、少数高热、因肠道炎症致全身炎症反应、儿童发热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等)、常感乏力(因炎症消耗能量及腹泻发热致身体应激、不同生活方式患者乏力表现不同);还有其他症状如里急后重(因炎症刺激直肠肛管神经致直肠排空紊乱、老年患者此症状可致生活质量下降等)、因腹泻、食欲减退等致体重减轻(病程长患者体重减轻明显、儿童体重减轻影响生长曲线、食欲减退因炎症影响胃肠消化吸收功能)。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泻
是降结肠炎常见症状之一,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降结肠炎患者腹泻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儿童降结肠炎患者因频繁腹泻,能量和营养物质丢失,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
腹泻的频率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患者每天腹泻数次,有的可达十余次。其发生机制与结肠黏膜炎症导致的肠道分泌增加、吸收功能紊乱有关。
2.腹痛
多为腹痛-便意-缓解的规律。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不同性别患者腹痛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对肠道敏感性产生影响,使腹痛症状稍有不同。对于有基础肠道病史的患者,降结肠炎引发的腹痛可能加重原有肠道不适。例如,有肠易激综合征病史的患者,降结肠炎导致的腹痛可能使病情更复杂。腹痛是由于炎症刺激结肠神经末梢引起。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也有少数患者出现高热。发热的原因是肠道炎症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儿童降结肠炎患者发热可能对其神经系统发育等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相对不完善,长时间低热可能影响代谢等过程。研究发现,儿童降结肠炎患者发热时,机体代谢加快,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器官功能。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这是由于炎症消耗机体能量,以及腹泻、发热等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供应相对不足。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乏力表现可能不同,例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患者,本身基础体力较差,降结肠炎导致的乏力可能更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三、其他症状
1.里急后重
患者有频繁的便意,但每次排便量很少,总有排不尽的感觉。里急后重是因为炎症刺激直肠肛管部位的神经,导致直肠排空功能紊乱。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肠道功能有所减退,降结肠炎引发的里急后重可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增加其心理负担,因为频繁的排便不适会影响其外出活动等日常行为。
2.体重减轻
由于腹泻、食欲减退等原因,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体重减轻较为明显。儿童患者体重减轻会影响正常的生长曲线,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体重减轻可能导致身高增长缓慢等问题。食欲减退也是体重减轻的一个重要因素,炎症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使患者对食物的摄取和消化利用能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