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髓炎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如清创术适用于早期可清除感染坏死组织等、骨开窗引流术用于脓肿形成时引流脓液;抗生素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或经验性用药且疗程较长;辅助治疗有营养支持保证营养摄入、休息制动减少活动,还有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氧含量利于抑制细菌生长和组织修复及注意适用人群相关事项。
一、手术治疗
1.清创术
适用情况:对于早期的胫骨骨髓炎,清创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彻底清除感染的坏死组织、异物等,能够去除细菌的滋生环境。例如,在急性血源性胫骨骨髓炎早期,及时清创可以阻止感染进一步扩散。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清创术的效果往往较好,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创导致骨缺损等问题。
操作要点: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准确判断感染组织的范围,将坏死的骨组织、炎性肉芽组织等彻底清除干净,尽量保留正常的骨组织和软组织,以利于后续的修复。
2.骨开窗引流术
适用情况:当胫骨骨髓炎局部形成脓肿时,骨开窗引流术可用于引流脓液,减轻骨内压力,缓解疼痛等症状。对于成人和儿童的胫骨骨髓炎伴有脓肿形成的情况都适用,但儿童在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骨窗的大小,避免对儿童骨生长板等造成不良影响。
操作要点:在胫骨病变部位开窗,使脓液能够充分引流出来,同时放置引流管进行持续引流,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堵塞等情况发生。
二、抗生素治疗
1.抗生素选择原则
根据药敏试验:通过对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例如,若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对其敏感的苯唑西林等抗生素。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抗生素的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要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严重损害的抗生素。
经验性用药:在药敏结果出来之前,可根据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进行经验性用药。对于急性血源性胫骨骨髓炎,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经验性选用耐酶青霉素类等抗生素。
2.用药疗程
一般疗程:抗生素的使用疗程较长,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例如,对于慢性胫骨骨髓炎,抗生素使用疗程可能长达4-6周甚至更久。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对于儿童患者,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三、辅助治疗
1.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胫骨骨髓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患者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保证营养均衡,以促进身体的修复和抗感染能力的提高。
休息与制动:患者需要适当休息,对于胫骨部位要进行制动,减少活动,避免加重感染和损伤。儿童患者由于好动,要加强看护,防止其不自主活动影响治疗效果。制动可以采用石膏固定等方式,但要注意固定的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2.高压氧治疗
作用机制: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组织的氧含量,改善局部的缺氧状态,有利于抑制细菌生长和促进组织修复。对于胫骨骨髓炎患者,高压氧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例如,在清创术后配合高压氧治疗,能够加速创面的愈合和感染的控制。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适用,但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确保患儿能够配合治疗,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反应,如是否有耳痛等不适症状,及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