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全面问询患者全身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儿童问既往拔牙及先天病况,孕妇问孕期阶段等,同时进行口腔局部检查;术前要让患者用温水轻柔漱口(炎症时遵医嘱用抗菌漱口液),依情况选局部浸润或神经阻滞麻醉等;拔牙时严格无菌操作,依患牙情况用合适工具拔除,复杂牙需特殊操作;术后要压迫止血,2小时内禁食禁水,2小时后进温凉软食,24小时内不刷牙漱口,24小时后轻漱口,24小时内冷敷缓解疼痛肿胀,密切观察出血情况,避免频繁舔舐或吸吮创口等,儿童需家长协助配合相关护理。
一、术前评估环节
1.病史问询:医生会全面询问患者全身病史,像高血压患者需了解血压控制状况,未良好控制血压者拔牙易致术中术后出血风险升高;糖尿病患者要掌握血糖水平,血糖未达标时拔牙易引发感染;同时还需询问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等过敏情况,以及用药史,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拔牙操作及术后恢复。针对儿童,要询问既往拔牙经历、有无先天性疾病等;孕妇则需了解孕期阶段、有无妊娠并发症等情况。
2.口腔局部检查:查看患牙位置、松动程度、牙龈红肿及化脓等状况,借助X线片等检查牙根形态、周围骨质密度及与邻牙、神经等结构的关系,为制定个性化拔牙方案提供依据,例如复杂阻生牙需通过X线明确牙根与下颌神经管等结构的位置关系。
二、术前准备阶段
1.口腔清洁:患者拔牙前宜用温水轻柔漱口,保持口腔相对清洁,但有炎症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漱口液,不过要注意避免因用力漱口导致血凝块脱落,儿童需在家长协助下温和漱口。
2.麻醉选择:依据患者情况选用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等,麻醉前再次确认患者过敏史,保障麻醉安全,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考虑其机体对麻醉药物的代谢能力等因素调整麻醉方案。
三、拔牙操作过程
医生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先用消毒器械消毒手术区域,根据患牙情况选用合适牙钳等工具拔除患牙,对于复杂牙可能需切开牙龈、去除部分骨质等操作,整个过程尽量轻柔,减少对周围牙槽骨、牙龈等组织的损伤,儿童拔牙时医生需更具耐心,采用合适方法减轻患儿恐惧。
四、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1.压迫止血:拔牙后医生放置棉球让患者咬紧,一般需压迫30-40分钟以促进血凝块形成,儿童因配合度差,家长要协助并监督压迫时间和力度,防止过早松脱致出血。
2.饮食要求:术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2小时后可进温凉软食,避免过热(易致血管扩张加重出血)、过硬食物刺激创口,防止血凝块脱落,儿童术后饮食需选软烂食物,且避免用拔牙侧咀嚼。
3.口腔卫生:术后24小时内不宜刷牙、漱口,防止破坏血凝块,24小时后可轻轻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动作要轻柔,孕妇等特殊人群需注意口腔卫生维护方式,避免感染,儿童需家长指导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
4.疼痛与肿胀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和肿胀,24小时内可通过冷敷缓解,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2-3小时,儿童冷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防止冻伤,若疼痛明显需及时就医,但避免自行滥用止痛药物。
5.出血观察:密切观察唾液中血丝情况,若持续出血或出血量较多,如频繁吐出鲜血、血凝块频繁脱落等,要及时复诊,老年患者因凝血功能可能有变化,需更密切关注出血状况。
6.避免不良行为:术后不要频繁舔舐创口、吸吮创口等,儿童好奇心强,家长要引导其避免此类行为,防止影响创口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