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尖脓肿是牙根尖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多由牙髓病发展而来感染因素主要是细菌感染创伤因素是牙齿受外力撞击临床表现有疼痛肿胀牙齿松动诊断靠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治疗先应急处理再根管治疗预防要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避免牙齿创伤。
牙根尖脓肿是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多由牙髓病发展而来,牙髓组织坏死后,细菌及其毒素通过根尖孔到达根尖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形成脓肿。
病因
感染因素:主要是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当牙髓受到感染,如深龋、重度磨损等导致牙髓暴露,细菌就会沿着根管向根尖周组织蔓延。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感染的诱因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乳牙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而来;成年人则多与长期存在的牙髓慢性感染有关。生活方式方面,口腔卫生不良,如不按时刷牙、不使用牙线等,会增加细菌在口腔内的定植,从而提高牙根尖脓肿的发生风险。有既往牙髓病史或根尖周病史的人群,复发牙根尖脓肿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创伤因素: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如咀嚼时咬到硬物、交通事故等,可能导致根尖周组织损伤,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形成脓肿。不同年龄的人群,创伤的发生场景不同,儿童可能在玩耍时不慎碰撞牙齿,成年人则可能因职业等原因受到外伤。
临床表现
疼痛:患牙有明显的疼痛,初期为持续性钝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剧,呈跳痛,咀嚼时疼痛明显加重。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愿进食等;成年人则能明确表述牙齿的疼痛部位和性质。
肿胀:根尖周组织炎症扩散,会导致相应部位的牙龈肿胀,可伴有面部肿胀。儿童的面部肿胀可能发展较快,需要密切关注;成年人肿胀情况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牙齿松动:患牙有不同程度的松动,这是因为根尖周组织的炎症破坏了牙周膜等结构。
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医生会检查患牙,观察牙齿是否有龋坏、充填物等情况,叩诊患牙时会有明显疼痛,牙龈部位可能发现瘘管等。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检查配合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配合检查。
X线检查:通过X线片可以观察根尖周组织的影像,了解根尖周骨质破坏情况等。不同年龄人群进行X线检查时的辐射防护等需要特别注意,儿童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治疗原则
应急处理:首先要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肿胀,可通过开髓引流,将根尖周的脓液引流出来,减轻根尖周的压力。不同年龄患者开髓引流时的操作要更加轻柔,避免对儿童造成过度的心理和身体刺激。
根管治疗:在急性期缓解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填充根管,促进根尖周组织的愈合。儿童进行根管治疗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治疗材料和方法,尽量减少对乳牙牙根正常吸收等生理过程的影响。
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含氟牙膏。不同年龄人群要选择适合其年龄阶段的口腔护理产品,儿童可以在家长帮助下刷牙。
定期口腔检查: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一般每年至少一次,及时发现口腔内的问题并处理,如早期治疗龋齿等。儿童要定期进行儿童口腔保健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牙齿发育等方面的问题。
避免牙齿创伤: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注意保护牙齿,避免受到外力撞击。儿童玩耍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碰撞牙齿;成年人在进行可能有牙齿创伤风险的活动时,要采取防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