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局部护理、适度运动等方法改善,饮食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适量饮水,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局部要清洁、坐浴;适度运动,孕妇和老年人有特殊注意事项,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不能仅靠自愈方法延误病情。
一、调整生活方式
1.饮食方面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和全谷类食物,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发生,而便秘是加重外痔的常见诱因。一般成年人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建议女性为25g左右,男性为30g左右。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会刺激肛门局部血管,导致血管充血扩张,加重外痔症状。例如辣椒中的辣椒素会使肛门周围血管扩张,引发疼痛、肿胀等不适。
适量饮水,保持肠道湿润,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ml左右,有助于粪便顺利排出。
2.排便习惯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避免长时间蹲厕,一般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长时间蹲厕会增加肛门部的压力,容易导致外痔加重。
避免用力排便,当有排便冲动时不要强行憋便,可以通过深呼吸等方式放松,慢慢排便。如果存在便秘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温和的缓泻剂来帮助排便,但不建议长期依赖。
二、局部护理
1.清洁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局部,保持肛门清洁卫生,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温水清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不适。清洗时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37-40℃较为适宜。
可以使用温和的肛周清洁湿巾,但要注意选择无刺激、成分温和的产品,避免对肛门局部皮肤造成刺激。
2.坐浴
每天进行温水坐浴,一般每次坐浴15-20分钟,每天1-2次。温水坐浴可以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疼痛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温水坐浴能使肛门局部血管扩张,促进炎症吸收。坐浴时可以选择专用的坐浴盆,也可以用普通盆子,但要注意臀部要完全浸泡在水中。
三、适度运动
1.选择合适运动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散步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慢跑则能增强身体代谢功能,对于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也有一定帮助。一般每周可以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从15分钟左右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左右。
避免久坐久站,每隔一段时间要起身活动一下,尤其是对于长时间从事久坐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等,更要注意定时活动,一般建议每隔1小时左右起身活动5-10分钟。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
孕妇是外痔的高发人群之一,由于孕期身体变化,腹压增加等因素容易诱发外痔。在生活方式调整上要更加注意,饮食上要格外谨慎,避免食用过多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同时排便时更要注意避免用力。坐浴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滑倒等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慢走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2.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功能减弱等原因,容易出现便秘,从而加重外痔。在饮食调整上要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同时运动要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如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担。局部护理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肛门局部造成过度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自愈方法适用于症状较轻的外痔患者,如果外痔症状严重,如出现剧烈疼痛、大量出血、外痔脱出不能回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等,不能仅依靠自愈方法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