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分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不同类型,前者常见症状有腹泻(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腹痛(左下腹或下腹隐痛,有疼痛-便意-缓解规律)及腹胀、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后者腹痛多在右下腹或脐周、腹泻粪便多糊状(病变累及结肠下段或直肠时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有腹部包块及全身表现,治疗药物有氨基水杨酸类(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缓解期维持治疗)、糖皮质激素(对各类结肠炎急性发作期抗炎,需严评副作用)、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佳或依赖的慢性活动性结肠炎患者,儿童用药需谨慎调整剂量等,老年用药要考虑肝肾功能等)。
一、结肠炎的症状
(一)不同类型结肠炎的常见症状
1.溃疡性结肠炎
腹泻:是常见症状,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导致黏膜糜烂、溃疡,引起黏液分泌增加和出血。例如,部分患者会出现每天3-5次带有黏液和血丝的粪便。
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隐痛,有疼痛-便意-缓解的规律,也就是疼痛后排便,便后腹痛可减轻。
其他症状:还可能伴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
2.克罗恩病
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呈间歇性发作,为痉挛性阵痛伴肠鸣音增加,进食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
腹泻:粪便多为糊状,一般无黏液脓血,病变累及结肠下段或直肠时,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
腹部包块: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多位于右下腹与脐周,提示有肠粘连、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
全身表现:可有发热、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
二、结肠炎的治疗药物
(一)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1.5-氨基水杨酸制剂
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处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例如美沙拉嗪,它可以作用于肠道炎症黏膜,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和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口服美沙拉嗪来缓解症状,维持肠道黏膜的修复。
(二)糖皮质激素
1.作用及适用情况
对各类结肠炎的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如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重度发作时,可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但糖皮质激素有较多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感染等问题,所以需要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
克罗恩病患者出现中重度活动时,也可能会用到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等,但同样需要注意其副作用,并且在病情控制后需要逐渐减量。
(三)免疫抑制剂
1.硫唑嘌呤等
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依赖的慢性活动性结肠炎患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时,可加用硫唑嘌呤。它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发挥作用,但起效较慢,一般需要数月才能看到效果,而且可能会有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指标。
对于儿童结肠炎患者,在药物选择上需要更加谨慎。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患者,在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权衡利弊,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抑制剂在儿童中的应用需要更密切的监测,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对其免疫系统、骨骼等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对于老年结肠炎患者,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与年轻人不同,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并且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