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手术术前需面诊评估沟通期望、询问病史用药等并综合评估手术方式,行血常规等常规检查排除禁忌,术前清洗面部等;手术分内切法与外切法,内切法有局部浸润麻醉、结膜切口、处理脂肪及多可不缝合切口,外切法有局部浸润联合眶下神经阻滞麻醉、下眼睑设计切口切开、处理脂肪皮肤并精细缝合;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前三天冷敷后三天热敷,饮食清淡避刺激,注意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的相关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1.面诊评估: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对眼袋改善的期望,详细询问病史(如是否有出血性疾病、眼部疾病、瘢痕体质等)、用药史(尤其需确认是否有抗凝药物服用史,如阿司匹林等,需提前停药一段时间)。同时观察眼部皮肤松弛程度、眼袋脂肪突出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适合的手术方式(内切法或外切法等)。
2.术前检查: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
3.术前准备:患者需提前1-2天清洗面部,避免化妆,术前按医嘱停用某些可能影响凝血的药物,术晨可用清水清洁面部但避免眼部化妆残留。
二、手术过程(以常见术式为例)
(一)内切法眼袋手术
1.麻醉: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在结膜内及眼睑皮肤表面注射麻醉药物,使眼部感觉神经被阻滞,患者术中基本无明显疼痛。
2.切口操作:于下眼睑结膜面做1-2mm左右的横行切口,通过结膜切口分离眼轮匝肌与眶隔,暴露眶隔内的脂肪团。
3.脂肪处理:根据眼袋脂肪突出情况,适当去除部分多余的眶隔脂肪,去除脂肪后若眶隔松弛可进行轻度缝合收紧眶隔。
4.缝合切口:结膜切口多可自行愈合,一般无需缝合,若有少量渗血可压迫止血。
(二)外切法眼袋手术
1.麻醉:通常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眶下神经阻滞麻醉,保障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感。
2.切口设计与切开:在下眼睑睫毛下缘1-2mm处设计切口线,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及眼轮匝肌,分离暴露眶隔。
3.脂肪处理与皮肤肌肉修整:打开眶隔后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若有眼轮匝肌松弛可适当折叠收紧眼轮匝肌,然后根据皮肤松弛程度去除多余的下睑皮肤。
4.缝合切口:用美容线逐层缝合皮肤切口,缝合时尽量精细以减少瘢痕形成。
三、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1.伤口护理: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避免沾水,一般术后5-7天拆线(外切法)。
2.消肿与恢复:术后前3天可进行局部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肿胀;术后3天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恢复。休息时可适当垫高头部,减少眼部水肿。
3.饮食与生活注意:术后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等易过敏食物。避免剧烈运动、长时间低头、用力揉眼等,尽量减少用眼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4.特殊人群注意:
老年人:因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术后更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严格遵医嘱护理,恢复期间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咳嗽,以免因腹压增加影响伤口恢复。
有基础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要稳定血压,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确保血糖在平稳范围内,以利于伤口愈合,同时要定期复诊告知医生身体状况。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一般不建议此时行切眼袋手术,因手术相关刺激及恢复过程可能对母婴产生一定潜在影响,可在哺乳期结束后再考虑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