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治疗方法多样,一般治疗包括饮食调整与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有局部外用及口服药物;注射治疗用硬化剂使痔核纤维化;胶圈套扎阻断痔血供促其坏死脱落;手术治疗有PPH和传统痔切除术,需根据病情等综合选择,遵循个体化原则,治疗中患者要配合调整生活方式以提高效果、减少复发。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和全谷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因为便秘会加重内痔症状。例如,每天应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一般成年人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建议在25~30克左右,这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内痔的压力。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膳食纤维的需求有所差异,儿童一般每天15~20克左右,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到成人水平。
2.生活方式改变:避免久坐、久站,定时改变体位,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肠道蠕动。对于长期从事久坐工作的人群,每坐1小时左右就应起身活动5~10分钟;孕妇等特殊人群也需要注意适当活动,避免内痔加重。孕妇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肠道,更容易发生内痔,所以更要注重适当活动。
二、药物治疗
1.局部外用药物:可以使用一些栓剂或膏剂,如含有麝香、牛黄等成分的栓剂,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局部外用药物能直接作用于内痔部位,缓解症状。例如,某些痔疮栓通过直肠给药,能迅速在局部发挥作用,减轻内痔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2.口服药物:对于有出血症状的内痔患者,可服用一些改善血管通透性的药物,但具体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比如一些黄酮类制剂,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张力,减轻内痔的出血等症状。
三、注射治疗
1.硬化剂注射:将硬化剂注射到内痔的黏膜下静脉丛周围,使痔核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促使痔核纤维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Ⅰ、Ⅱ度内痔。一般来说,硬化剂注射后可能会出现疼痛、水肿等短期反应,但多数可自行缓解。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硬化剂注射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治疗选择。
四、胶圈套扎治疗
1.原理及适用情况:利用橡胶圈套扎在内痔的根部,阻断痔的血液供应,使痔核缺血、坏死、脱落而愈合。适用于Ⅱ、Ⅲ度内痔。胶圈套扎治疗操作相对简单,可在门诊进行。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疼痛、出血等情况,一般通过对症处理可缓解。对于一些恐惧手术的患者,胶圈套扎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五、手术治疗
1.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适用于Ⅲ、Ⅳ度内痔、非手术治疗失败的Ⅱ度内痔和环状痔。该手术是利用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和黏膜下组织,同时进行吻合,阻断痔的血液供应,将脱垂的肛垫向上悬吊固定。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直肠阴道瘘等。
2.传统痔切除术:对于病情较严重、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内痔患者可考虑传统痔切除术。手术直接切除痔核,但术后疼痛较明显,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在选择手术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例如,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且内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而对于老年患者,身体耐受性较差,则需要谨慎评估手术风险。
内痔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选择,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