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人,与皮肤老化等有关,非药物干预需保湿、调整生活方式;冬季皮肤瘙痒症发生于冬季,与气候干燥等有关,非药物干预要保湿、选舒适衣物、增水分摄入,二者都与皮肤干燥等密切相关,非药物干预很重要且需针对性措施缓解症状。
一、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1.定义与特点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疾病,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发病与皮肤老化有关,老年人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皮肤水分减少,变得干燥,这是导致瘙痒的重要因素。例如,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皮肤角质层中天然保湿因子减少,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引发瘙痒。
性别方面,男女均可发病,但老年男性和女性在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可能在瘙痒的程度和频率上略有差异。老年男性由于雄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皮肤状态变化可能导致瘙痒表现不同;老年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皮肤更易干燥,瘙痒可能更为明显。
生活方式上,过度洗浴、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等会加重皮肤干燥,从而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一些老年人有每天频繁洗澡的习惯,这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层,使皮肤更加干燥,引发瘙痒。
病史方面,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如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肝胆疾病患者由于胆汁淤积等原因,体内胆汁酸盐等代谢产物蓄积,会引起皮肤瘙痒。
2.非药物干预措施
皮肤保湿是关键。应使用温和的保湿剂,如含有甘油、尿囊素等成分的护肤品,在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持皮肤水分。例如,选择合适的保湿霜,每天多次涂抹,尤其是四肢等容易干燥的部位。
调整生活方式,减少洗浴次数,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澡,洗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选择温和的沐浴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
二、冬季皮肤瘙痒症
1.定义与特点
冬季皮肤瘙痒症主要发生在冬季,与冬季气候干燥有关。冬季空气湿度低,皮肤水分流失加快,皮肤屏障功能更容易受到破坏,从而引发瘙痒。
性别差异不明显,但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在冬季皮肤的保暖措施等方面可能影响瘙痒程度。例如,女性可能更注重穿着保暖衣物,但如果衣物材质不舒适,也可能加重皮肤瘙痒。
生活方式上,冬季人们活动减少,皮肤暴露在干燥环境中的时间增加,而且冬季人们可能会增加室内供暖,进一步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加重皮肤干燥。一些人在冬季喜欢待在暖气房内,不注意补充水分,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病史方面,有皮肤基础疾病的人在冬季更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加重的情况。例如,本身有鱼鳞病的患者,冬季皮肤干燥情况会更严重,瘙痒也更明显。
2.非药物干预措施
保持室内合适的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等设备,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左右。这样可以减少皮肤水分的流失,缓解瘙痒。
穿着舒适的衣物,选择棉质等柔软、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材质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同时,注意衣物的清洁,避免污垢等刺激皮肤。
增加水分摄入,即使在冬季,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皮肤保湿。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和冬季皮肤瘙痒症都与皮肤干燥、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密切相关,非药物干预在缓解瘙痒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和缓解瘙痒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