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是因乳糖酶分泌不足致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乳糖引发非感染性腹泻,婴儿多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有关成人多因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降低所致母乳喂养儿腹泻不严重生长发育正常可继续母乳喂养严重可加乳糖酶配方奶喂养儿可选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婴儿时期是高发阶段要密切观察其情况母亲饮食会间接影响母乳喂养婴儿喂养要少量多次有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病史婴儿出生后要密切监测后续成长要关注其对乳糖耐受情况及辅食中乳糖含量。
一、乳糖不耐受的定义与成因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不足,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人体缺乏乳糖酶时,乳糖不能在小肠被分解吸收,而是进入大肠,被肠道细菌分解成乳酸、二氧化碳等,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运动增加,从而出现腹泻等症状。婴儿乳糖不耐受多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有关,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而成人乳糖不耐受则多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所致。
二、崔玉涛分享的乳糖不耐受经验之饮食调整
1.母乳喂养儿的处理
对于母乳喂养的乳糖不耐受婴儿,如果腹泻不严重,生长发育正常,可继续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虽然存在乳糖不耐受情况,但母乳中的乳糖量一般能被部分耐受。可以继续维持母乳喂养,无需刻意更换为无乳糖奶粉等。
若腹泻严重影响婴儿生长,可在医生指导下添加乳糖酶。在每次母乳喂养前,先给婴儿服用乳糖酶,帮助消化母乳中的乳糖。例如有研究表明,适当补充乳糖酶能够改善乳糖不耐受婴儿的腹泻症状,且不影响婴儿对母乳中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
2.配方奶喂养儿的处理
对于配方奶喂养的乳糖不耐受婴儿,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低乳糖配方奶粉是将普通奶粉中的乳糖部分水解,无乳糖配方奶粉则是完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临床研究发现,使用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能够有效缓解乳糖不耐受婴儿的腹泻等症状,一般使用1-2周后症状会有明显改善。
三、特殊人群(婴儿)乳糖不耐受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婴儿时期是乳糖不耐受的高发阶段,尤其是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乳糖酶活性较低,更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情况。在护理婴儿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大便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等。如果婴儿出现腹泻、腹胀、哭闹不安等情况,要考虑乳糖不耐受的可能。
随着婴儿年龄增长,部分婴儿的乳糖酶活性会逐渐提高,乳糖不耐受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但对于仍有明显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婴儿,要持续关注并进行合理的饮食调整。
2.生活方式相关
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的饮食也会间接影响婴儿的乳糖不耐受情况。母亲应避免食用高乳糖含量的食物,如大量奶制品等,以免通过母乳加重婴儿的乳糖不耐受症状。
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喂养的频率和量。对于乳糖不耐受婴儿,喂养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喂养过多乳汁,加重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喂养器具的清洁卫生,防止因感染等其他因素加重婴儿的不适。
3.病史相关
如果婴儿有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病史,要在出生后就密切监测其乳糖耐受情况。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如体重、身高增长情况等。一旦发现乳糖不耐受相关症状,要及时按照上述饮食调整方法进行处理。并且在后续的成长过程中,要持续关注其消化系统对乳糖的耐受情况,在添加辅食等过程中,也要注意食物中乳糖的含量,避免因食物中乳糖摄入过多导致不适症状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