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常见原因有牙周炎、外伤、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等,牙周炎导致的松动需基础治疗(洗牙、龈下刮治)、药物辅助(中重度患者局部用药)、手术治疗(牙槽骨吸收严重时);外伤导致的松动轻度需患牙休息,重度需复位固定;咬合创伤导致的需调整咬合;全身性疾病相关的需治疗全身性疾病来改善牙齿松动状况。
一、牙齿松动的常见原因
牙齿松动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牙周炎,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牙菌斑、牙结石等长期刺激牙周组织,导致牙龈发炎、牙槽骨吸收,从而使牙齿松动;外伤也会造成牙齿松动,如牙齿受到撞击等;咬合创伤,不正常的咬合关系会使牙齿承受过大的力量,引起松动;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像糖尿病等也可能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导致牙齿松动。
二、治疗方法
(一)牙周炎导致的牙齿松动
1.基础治疗
首先进行洗牙,通过超声波洗牙等方式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对于患有牙周炎的不同年龄段人群,洗牙都是重要的第一步,因为它能有效控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儿童如果有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导致轻度牙周炎,洗牙也是基础处理方式;成年人牙周炎更常见,洗牙同样是关键。
进行龈下刮治,深入到牙龈下方去除更多的菌斑和牙结石,这对于控制牙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非常重要。
2.药物辅助治疗
对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会使用局部药物,如米诺环素凝胶等,直接作用于牙周袋内,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但要注意不同年龄人群药物使用需谨慎,儿童一般不建议首先使用药物辅助,而是以基础治疗为主。
3.手术治疗
当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较严重,牙齿松动明显时,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如牙周翻瓣术等,以清除更深部位的病变组织,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从而一定程度上稳定松动的牙齿。
(二)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
1.轻度外伤
如果是轻度的牙齿外伤松动,需要让患牙休息,避免咀嚼硬物。对于儿童,家长要格外注意,防止儿童用受伤的牙齿咀嚼,一般轻度松动的牙齿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恢复稳固,但需要密切观察。
2.重度外伤
如果牙齿松动明显且伴有移位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复位固定。对于成年人,可能会采用牙弓夹板固定等方法将松动的牙齿与相邻的健康牙齿固定在一起,让患牙得到稳定,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儿童外伤导致牙齿松动时,由于儿童牙齿和牙周组织的特殊性,需要更加谨慎处理,一般首先要评估外伤程度,轻度的可能观察为主,重度的可能需要专业牙科医生进行合适的固定等处理,但要考虑儿童配合度等因素。
(三)咬合创伤导致的牙齿松动
1.调整咬合
需要进行咬合检查,找出引起咬合创伤的原因,如不均匀的咬合接触点等。然后通过调磨牙齿等方法调整咬合关系,使牙齿承受的力量恢复正常,从而缓解牙齿松动。不同年龄人群咬合调整的方式可能有差异,儿童的咬合还在发育中,调整咬合时要更加轻柔且考虑到牙齿的生长发育情况。
(四)全身性疾病相关的牙齿松动
1.治疗全身性疾病
对于由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导致的牙齿松动,首先要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因为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牙周组织的愈合和炎症的控制,只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更好地治疗牙齿松动相关的牙周问题。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治疗牙齿松动时,都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牙周相关治疗,但儿童糖尿病相对较少见,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更常见这种情况,治疗时要综合考虑糖尿病对牙周组织的影响以及牙周治疗对糖尿病控制的可能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