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种类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分别因胚胎心结构异常等致妊娠时心脏负荷加重等)、风湿性心脏病(如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因风湿热累及瓣膜致相应瓣膜功能异常影响心脏血流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全身小动脉痉挛等致心脏后负荷加重及心肌功能受影响,妊娠中晚期出现心力衰竭表现)、围生期心肌病(发生在妊娠最后至产后半年内,病因不明,与多种因素有关,有进行性心力衰竭等表现且首次妊娠女性易患)。
一、先天性心脏病
1.房间隔缺损
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妊娠期间,由于血容量增加,会使右心房、右心室负荷加重。对于女性患者,妊娠可能会使病情加重,轻度房间隔缺损患者可能在妊娠期间无明显症状,但中重度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促等表现。其发生与胚胎发育时期心脏结构异常有关,在胚胎早期心房间隔发育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通道。
2.室间隔缺损
妊娠时同样会因血容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小型室间隔缺损可能对妊娠影响较小,但大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在妊娠期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等情况。胚胎时期心室间隔发育不全是其发生的原因,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导致左向右分流等病理生理改变。
3.动脉导管未闭
妊娠期间由于循环系统的变化,未闭的动脉导管会使血液持续从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增加心脏负荷。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劳累后心悸、气促等症状,胚胎期动脉导管未能正常闭合是发病的关键因素。
二、风湿性心脏病
1.风湿性心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妊娠时,心率加快会使舒张期缩短,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加重,可导致肺淤血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风湿热感染后累及二尖瓣,使瓣膜粘连、狭窄,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开放,阻碍血液从左心房流向左心室。
二尖瓣关闭不全:妊娠期间,左心室收缩时部分血液反流回左心房,增加左心房的前负荷,可能导致左心房扩大等改变。风湿性炎症使二尖瓣瓣叶、瓣环等结构受损,影响二尖瓣的关闭功能,导致血液反流。
主动脉瓣狭窄:妊娠时心排出量需要增加以满足母婴需求,但主动脉瓣狭窄会限制左心室射血,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风湿性病变使主动脉瓣叶增厚、钙化,瓣口狭窄,影响主动脉瓣的正常开放,阻碍左心室血液向主动脉射出。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妊娠期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使主动脉血液反流回左心室,增加左心室的容量负荷,可能导致左心室扩大等情况。风湿性炎症破坏主动脉瓣结构,影响其关闭功能,引起血液反流。
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1.发病机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后负荷加重。同时,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心肌功能。患者在妊娠中晚期出现心悸、气促等心力衰竭表现,常发生在血压急剧升高、蛋白尿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其发生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的全身血管和心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四、围生期心肌病
1.特点
发生在妊娠最后3个月至产后6个月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营养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心力衰竭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心脏扩大,可累及心脏多个瓣膜,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这种心脏病在首次妊娠的女性中相对更易发生,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功能减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