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控制需综合多方面措施,包括保证充足休息(一般体力劳动者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重度患者需绝对卧床)、合理饮食(摄入足够蛋白质、蔬菜等,控制盐摄入)、每日监测血压至少早晚各一次、定期产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了解孕妇和胎儿状况),血压明显升高或有相关症状等时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治疗,高龄、有既往病史、肥胖等特殊人群需个性化管理。
一、生活方式调整
1.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应睡眠10小时左右,采取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子宫胎盘的血供。对于一般体力劳动者,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若为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需保证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蔬菜,补充铁和钙剂。减少过多盐的摄入,但不必严格限制盐,因为长期低盐饮食可能导致低钠血症,一般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即可。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等。对于有水肿的患者,应适当限制水分摄入,但一般不严格控制,以免影响母体血容量和胎儿营养供应。
二、血压监测
1.频率:孕妇应每日监测血压,至少早晚各一次,密切关注血压变化情况。通过频繁监测血压,可以及时发现血压波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方法:使用合适的血压计,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测量时应保持安静、放松状态,袖带大小要合适。
三、定期产检
1.检查项目:定期进行产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胎儿超声等检查。血常规可以了解孕妇是否有贫血等情况;尿常规能及时发现尿蛋白情况,这是妊娠高血压的重要指标之一;肝肾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肝肾功能是否受影响;胎儿超声可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2.目的:通过定期产检,医生可以及时掌握孕妇和胎儿的状况,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如果尿蛋白持续增多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医生会及时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四、药物治疗
1.适用情况:当血压升高较明显,或出现头痛、眼花等自觉症状,或有子痫前期等情况时,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有拉贝洛尔等,这些药物相对较为安全,对胎儿影响较小。
2.药物选择原则:选择对胎儿影响小、降压效果平稳的药物。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如血压水平、孕周、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的风险相对较高,且更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除了上述一般措施外,更要密切监测血压和胎儿情况,定期产检的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因为高龄孕妇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妊娠高血压的耐受能力较差,所以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
2.有既往病史孕妇:如果孕妇有慢性高血压等既往病史,在妊娠期间发生妊娠高血压的风险更高。这类孕妇需要在孕前就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的孕期管理方案。在孕期要更加严格地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3.肥胖孕妇:肥胖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的几率比正常体重孕妇高。这类孕妇除了要遵循上述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外,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适当增加运动(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但运动方式和强度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妊娠高血压的控制需要综合生活方式调整、密切监测、定期产检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多方面措施,同时要根据不同孕妇的特殊情况进行个性化管理,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