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有不同症状体征,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有特点,发作时伴全身症状,心脏有相应体征,儿童、老年人、女性冠心病体征各有特点,儿童罕见且体征不典型,老年人体征不典型易被基础病掩盖,女性疼痛放射等体征有自身特点。
一、症状体征
1.疼痛
部位: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不同患者疼痛部位可能有差异,比如部分女性患者疼痛可放射至颈部、下颌、牙齿等部位,这与个体的神经分布差异有关。
性质:疼痛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典型,有的仅表现为胸闷不适。
持续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多次发作。如果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不缓解,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2.全身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出汗、烦躁不安、恐惧或有濒死感等全身症状。发热也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持续约一周左右。这是因为心肌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的全身性反应,不同年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发热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较低。
3.心脏体征
心率、心律:发作时心率可增快、减慢或心律不齐。比如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或出现早搏、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在儿童中,冠心病相对少见,但如果儿童发生冠心病,也可能出现心律的异常改变,其机制与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的电活动有关。
心音: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可出现心包摩擦音,这是因为心肌梗死累及心包所致。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随年龄有一定改变,心音的改变可能不如年轻患者典型。
心脏杂音:乳头肌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室间隔穿孔时,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冠心病患者心脏杂音表现不同,儿童发生冠心病出现心脏杂音时需要更谨慎地排查其他可能的病因。
二、不同人群的冠心病体征特点
1.儿童:儿童冠心病相对罕见,但其体征可能不典型。例如,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表现,而是以乏力、活动后气促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心脏体征方面,可能心率增快,但心音改变等体征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因为儿童的心脏生理与成人有差异,不能单纯依据成人冠心病的体征来诊断儿童冠心病。
2.老年人:老年人冠心病体征往往不典型。疼痛可能不明显,表现为胸闷、气短等。心脏体征方面,心音减弱可能更难察觉,心律失常的表现也可能被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所掩盖。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影响心脏体征的判断,所以对于老年人出现的胸闷、气短等非典型表现,需要更全面地进行冠心病相关检查。
3.女性: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体征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部分女性患者疼痛放射部位不典型,可能更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等。在心脏体征方面,可能心尖部杂音等表现也有其特点,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如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变化,冠心病的发病和体征表现可能与其他时期不同,需要综合考虑激素水平等因素对体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