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复出荨麻疹需从多方面应对。一是寻找并避免诱因,包括留意食物、感染、接触性等因素;二是做好皮肤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搔抓;三是及时就医诊断,就诊检查后遵循医生建议;四是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婴幼儿要细致护理,大龄儿童要关注心理等。总之要从多方面综合处理孩子反复荨麻疹问题。
一、寻找并避免诱因
1.食物因素:对于孩子反复出荨麻疹的情况,首先要留意饮食方面。常见的可能引发荨麻疹的食物有鱼虾、蟹、蛋类、牛奶等高蛋白食物,还有某些植物性食物如草莓、可可、番茄等。如果孩子在食用某些特定食物后荨麻疹发作频繁,应尽量避免让孩子再次食用这些食物。可以通过详细记录饮食日记来帮助排查可能的食物诱因。
2.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都可能导致孩子反复出现荨麻疹。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可能由病毒引起,扁桃体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导致。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感染的伴随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一旦发现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3.接触性因素:孩子接触的物质也可能是诱因,像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某些化妆品、洗涤剂等。要注意孩子生活环境的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避免孩子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孩子外出的时间,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
二、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给孩子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澡水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7℃-38℃左右,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尽量保持在10-15分钟以内。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洗完澡后要及时给孩子擦干身体,并涂抹温和无刺激的保湿霜,保持皮肤的湿润,有助于缓解荨麻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等不适。
2.避免搔抓:荨麻疹会导致皮肤瘙痒,要告诫孩子尽量不要用手搔抓患处,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以给孩子修剪指甲,保持指甲的清洁,必要时可以给孩子戴上棉质的手套,防止孩子无意识地搔抓。
三、及时就医与诊断
1.就诊检查:如果孩子反复出现荨麻疹,且通过家庭护理不能有效控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孩子的发病情况、饮食、接触史等,还可能会进行相关的检查,如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血常规可以帮助判断孩子是否有感染等情况,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孩子的过敏物质,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
2.遵循医生建议:根据孩子的具体病情,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抗组胺药物等,但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同时,要向医生详细了解孩子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皮肤更加娇嫩,在护理方面要格外小心。选择婴儿专用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产品。在寻找诱因时,由于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孩子的饮食、接触情况等。如果婴幼儿荨麻疹发作频繁,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说明孩子的月龄、既往健康状况等信息,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大龄儿童:大龄儿童已经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不适感受,如是否瘙痒、瘙痒的部位等。在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增强孩子的体质,有助于减少荨麻疹的发作。同时,要关注大龄儿童的心理状态,因为反复的荨麻疹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如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等,要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