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发病受遗传因素影响约60%患者有家族遗传背景遗传通过影响多种生理机制增加风险环境因素包含高盐高脂饮食、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吸烟及过量饮酒,年龄增长使发病率升高,其他疾病因素有肾脏疾病致肾性高血压、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等引发血压升高。
一、遗传因素
遗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若父母均患有高血压,子女患高血压的风险明显高于父母均无高血压的人群。有研究表明,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遗传背景,遗传因素通过影响血管紧张素系统、钠代谢等多种生理机制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例如,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会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功能、肾脏的钠排泄等,从而使个体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二、环境因素
1.饮食因素
高盐饮食:高盐摄入是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钠摄入过多会使机体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钠摄入量应少于5克(相当于食盐量小于6克),但很多人群实际钠摄入量远高于此。例如,长期食用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人群,由于其中含钠量高,患高血压的概率显著增加。
高脂饮食:长期摄入高脂食物可引起肥胖,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脂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进而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引发血压升高。研究发现,肥胖者患高血压的概率是正常体重者的数倍。
2.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可导致高血压。当人体处于长期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例如,从事高强度竞争工作、长期面临精神压力的人群,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生活节奏舒缓的人群。
3.吸烟与饮酒
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刺激交感神经,使血压升高。同时,吸烟还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一步增加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过量饮酒:过量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酒精可促进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同时还会影响肝脏对尿酸等物质的代谢,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一般认为,每日饮酒量超过一定限度(如男性每日饮酒量相当于酒精50克以上,女性相当于酒精25克以上),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
三、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老年人血管壁弹性下降,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血管阻力增加,容易出现血压升高。例如,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内皮功能逐渐衰退,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改变,以及肾脏对钠的调节功能下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四、其他疾病因素
1.肾脏疾病:各种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可导致肾实质损伤,引起肾性高血压。肾脏疾病会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正常调节,导致肾素分泌增多,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多,进而引起钠水潴留和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2.内分泌疾病: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导致钠潴留和钾排泄增加,血容量增多,血压升高;库欣综合征是由于皮质醇分泌过多,引起水钠潴留和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强,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嗜铬细胞瘤可间断或持续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发作时血压可突然飙升,随后可能恢复正常或有所下降,但长期发作会导致血压持续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