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手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出血、肛门狭窄、尿潴留、感染等后遗症,疼痛受手术方式、创面大小、个人痛阈、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影响;出血与手术血管处理、生活方式、凝血功能障碍病史有关;肛门狭窄由手术切除组织过多或术后瘢痕挛缩等引起,受手术及生活方式、既往炎症病史影响;尿潴留是术后较常见并发症,腰麻术后易出现,受麻醉、创面疼痛、排尿习惯等影响,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者更易发生;感染与手术无菌观念、术后局部卫生、基础疾病等有关,儿童免疫力弱、成年不注意清洁、有基础疾病者易感染。
影响因素:手术方式、创面大小、个人痛阈等都会影响疼痛程度,若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创面相对较大,疼痛可能更明显;而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相对创伤较小的术式,疼痛可能相对轻些。生活方式方面,术后若过早剧烈活动,会刺激创面加重疼痛;若排便不规律,干结的粪便刺激创面也会加剧疼痛。有既往肛肠疾病病史的患者,局部组织可能存在一定的病理改变,对手术创伤的反应可能更敏感,疼痛可能更严重。
出血
发生情况: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创面出血情况,少量出血较为常见,但也有出现大出血的可能。出血原因主要是手术创面的血管结扎不牢固或血管破裂等。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相对下降的情况,相对更易出现出血风险;年轻患者凝血功能一般较好,但如果术后剧烈活动等也可能导致出血。
影响因素:手术操作中血管处理是否得当是关键,若血管结扎确切则出血风险低,反之则易出血。生活方式上,术后过度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会增加腹压,导致创面血管破裂出血。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术后出血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
肛门狭窄
发生情况:较少见但严重的后遗症,多因手术时切除组织过多或术后创面瘢痕挛缩等原因引起。儿童患者由于其肛门组织相对娇嫩,术后瘢痕挛缩导致肛门狭窄的风险相对成人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肛门狭窄若发生会严重影响排便功能;成年患者肛门狭窄会导致排便困难,影响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手术因素是主要原因,若手术中对肛管直肠环等结构处理不当,容易引发肛门狭窄。生活方式中,术后若创面愈合过程中发生感染等情况,也可能促进瘢痕形成,增加肛门狭窄的发生几率。有肛门局部炎症病史的患者,本身组织处于敏感状态,术后更易出现瘢痕增生导致肛门狭窄。
尿潴留
发生情况: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腰麻术后患者更容易出现。不同年龄阶段发生率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老年男性患者若本身有前列腺增生等问题,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相对更高。
影响因素:麻醉作用、术后创面疼痛引起的膀胱括约肌痉挛、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等都是诱因。年龄上,老年患者本身膀胱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加上可能存在的前列腺问题,更易发生尿潴留;年轻患者若术后因疼痛等因素导致紧张,也可能出现尿潴留。生活方式中,术前未进行排尿训练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感染
发生情况:术后可能发生创面感染,表现为创面红肿、渗液、发热等。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术后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且一旦感染恢复相对较慢;成年患者若术后不注意创面清洁等,也易发生感染。
影响因素: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无菌观念是否严格、患者术后局部卫生状况等是重要因素。若手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创面容易被细菌感染;患者术后若不按时清洁创面,粪便等污染创面也会增加感染几率。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术后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且感染后不易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