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发作期治疗包括刺激迷走神经的Valsalva动作(适用于成年人儿童慎用)、颈动脉窦按摩(适用于成年人不能两侧同时按摩)、眼球压迫(儿童禁用)及药物治疗如腺苷(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病史者慎用)、维拉帕米(心力衰竭等患者禁用)、普罗帕酮(严重心力衰竭等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预防复发治疗有寻找并去除诱因(包括生活方式和基础疾病因素)、药物预防(如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及导管消融治疗(频繁发作、药物效果不佳者适用,儿童需谨慎评估且在有经验中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
一、急性发作期治疗
1.刺激迷走神经方法
Valsalva动作:让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此方法适用于成年人,但儿童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通过增加胸腔压力,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终止心动过速。
颈动脉窦按摩:适用于成年人,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约5-10秒,如果无效再按摩左侧,注意不能两侧同时按摩,以免引起脑缺血。按摩时要同时听诊心率,一旦心率减慢应立即停止按摩,因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脑供血不足等情况。
眼球压迫:让患者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眶下压迫眼球,先压迫右侧,每次约10-15秒,重症者可两侧轮流压迫,但儿童禁用,因为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剥离等严重眼部并发症。
2.药物治疗
腺苷:起效迅速,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用药物之一,通过阻断房室结折返或旁路前传而终止心动过速,但老年人、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者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会诱发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
维拉帕米:为钙通道阻滞剂,可减慢房室结传导,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但心力衰竭、低血压、传导阻滞患者禁用,对于儿童的使用需严格评估风险收益比。
普罗帕酮: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但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儿童使用时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等情况。
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等,可通过减慢心率、抑制房室结传导来终止心动过速,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对于儿童需根据年龄、体重等准确用药并密切观察。
二、预防复发治疗
1.寻找并去除诱因
生活方式因素:对于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因为这些因素可能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比如长期大量饮用咖啡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咖啡因的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基础疾病因素: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患者要规范治疗冠心病,控制心肌缺血等情况;有心肌病的患者要针对心肌病进行相应治疗,因为基础疾病的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
2.药物预防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但哮喘患者、心动过缓患者禁用,儿童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监测。
普罗帕酮:可用于预防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但同样要注意其禁忌证,如严重心功能不全等情况。
3.导管消融治疗
对于频繁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导管消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根治方法。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或冷冻能量传递到心脏内的异常传导通路,使其破坏,从而达到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目的。对于儿童患者,需要根据心脏大小、病变情况等谨慎评估是否适合进行导管消融治疗,并且要在有经验的心脏中心进行操作,术后要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包括心率、心律、心脏功能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