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里面有血管瘤有多种症状表现。颜色上婴幼儿血管瘤常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海绵状血管瘤呈浅蓝或紫蓝色;形状大小方面草莓状血管瘤多为分叶状肿物,海绵状血管瘤形态不规则;局部会影响进食、有出血倾向、致呼吸或语言障碍;不同部位也有特殊表现,唇部血管瘤致唇部肿胀,舌部血管瘤使舌体肿大,牙龈血管瘤现牙龈红肿易出血等。
婴幼儿血管瘤:常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鲜红色或紫红色的斑块或肿物,颜色鲜艳,边界可能不太清晰。这是因为血管瘤内大量增生的血管导致局部颜色异常,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与婴幼儿时期血管发育特点相关,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海绵状血管瘤:口腔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颜色可呈浅蓝色或紫蓝色,这是由于血管腔扩张,血液在其中积聚,透过黏膜呈现出相应颜色,其发病与血管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在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形状与大小
草莓状血管瘤:多为单个或多个分叶状的肿物,形状类似草莓,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只有几毫米,大的可占据口腔的部分区域。它是由增生的毛细血管组成,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与婴幼儿体内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有关,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海绵状血管瘤:形态不规则,可呈结节状、团块状,大小差异较大,有的可侵犯口腔的多个部位,甚至累及周围组织。其由众多扩张的血窦组成,血窦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发病机制与血管的畸形发育有关,血管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分化导致血窦形成。
局部症状
影响进食:较大的口腔血管瘤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吞咽功能。例如,位于唇部、舌部等部位的较大血管瘤,会导致患者咀嚼困难,不敢大口进食,吞咽时也可能受到阻碍,这是因为肿物占据了口腔的空间,影响了正常的口腔生理功能,长期可能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尤其对于儿童患者,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旺盛期,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
出血倾向:血管瘤表面的黏膜较薄,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发生出血。比如在进食粗糙食物或刷牙时,可能会擦伤血管瘤表面,引起出血。尤其是海绵状血管瘤,由于其血管腔大、壁薄,更容易破裂出血。出血的风险与血管瘤的部位、大小以及表面黏膜的完整性有关,儿童患者由于活泼好动,口腔活动频繁,相对成人更容易发生出血情况。
呼吸或语言障碍:当血管瘤生长在口腔深部或累及咽喉部时,可能会引起呼吸或语言障碍。例如,咽喉部的血管瘤较大时,会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舌部的血管瘤较大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发音,导致说话不清。对于婴幼儿患者,呼吸或语言障碍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正常的社会交往,需要及时干预。
不同部位的特殊表现
唇部血管瘤:唇部的血管瘤可使唇部肿胀,影响唇部的外观和功能。轻者唇部稍显肥厚,颜色异常;重者唇部明显肿大,影响口唇的闭合,导致流口水等情况。儿童唇部血管瘤可能会影响其面部美观,进而对患儿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家长需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
舌部血管瘤:舌部血管瘤可导致舌体肿大,影响说话、咀嚼和吞咽。较大的舌部血管瘤可能会使舌头伸出口唇外,影响正常的口腔功能活动。儿童舌部血管瘤还可能影响其牙齿的发育和排列,因为舌体的异常会干扰牙齿的正常生长位置。
牙龈血管瘤:牙龈部位的血管瘤可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有时可看到牙龈上有紫红色的肿物。这会影响牙龈的正常功能,如咀嚼时的压力传导等,长期可能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问题,尤其对于儿童患者,会影响牙齿的健康发育和恒牙的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