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常见症状有胸痛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等且可放射、持续时间等有特点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心悸是自觉心跳异常等与心脏搏动改变有关,呼吸困难有活动后等表现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致肺淤血有关,乏力是全身没力等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有关,水肿常见下肢等与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有关,晕厥是突然短暂意识丧失与心脏输出量突然减少致脑供血不足有关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胸痛
表现及特点:多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闷痛、紧缩感等,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左右。例如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常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可能症状不典型,疼痛较轻或仅表现为胸闷。女性心脏病患者胸痛症状有时不如男性典型,可能更易被忽视。
相关因素: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心肌细胞缺血后会产生乳酸等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感觉。
心悸
表现及特点:患者自觉心跳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可伴有心前区不适感。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发生心悸的情况不同,长期大量吸烟、饮酒的人可能因烟草中的尼古丁、酒精等刺激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悸。有基础心脏病史的人更容易出现心悸,如本身有心律失常的心脏病患者。
相关因素:心脏搏动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改变可引起心悸,比如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等)、心脏收缩力增强(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情况导致心脏代偿性收缩增强)。
呼吸困难
表现及特点: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呼吸困难,有的还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即睡眠中突然憋醒,需坐起缓解。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因为儿童心脏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心脏病时呼吸困难表现可能更明显且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心肺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发生心脏病时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相关因素:主要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比如左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气体交换障碍,引起呼吸困难。
乏力
表现及特点:患者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不同年龄人群乏力程度不同,年轻人可能在从事日常活动时就出现明显乏力,而老年人可能原本活动量就小,乏力症状易被误认为是衰老所致而被忽视。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如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发生心脏病时乏力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更明显。
相关因素: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乏力。
水肿
表现及特点:常见于下肢,严重时可波及全身。不同年龄人群水肿表现有差异,婴幼儿心脏病导致的水肿可能出现在眼睑等部位,因为婴幼儿组织疏松。老年人由于下肢静脉回流本身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发生心脏病时水肿更易发生且消退较慢。
相关因素: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使组织液漏出增多导致水肿。
晕厥
表现及特点:突然发生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儿童发生晕厥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比如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能在活动后出现晕厥。老年人晕厥可能与心律失常、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脏病有关,因为老年人心脏结构和功能随年龄变化,容易出现心脏输出量突然减少的情况。
相关因素:心脏输出量突然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短暂性意识丧失。如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脏停搏或严重心动过缓时,脑供血中断就会发生晕厥。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明确是否患有心脏病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