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炎性病变分急慢性,急性起病急痛剧烈慢性相对缓和反复发作,有疼痛等症状,可通过口腔检查和影像学诊断,应急处理用开髓引流,根管治疗包括预备、消毒、充填,不同人群有注意事项,预防要保持口腔清洁、合理饮食、定期口腔检查。
一、牙髓炎的定义与分类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起病急,疼痛剧烈;慢性牙髓炎一般由急性牙髓炎转变而来,症状相对缓和但也会反复发作。
二、牙髓炎的常见症状
1.疼痛:急性牙髓炎疼痛具有自发性、阵发性、放射性特点,疼痛往往在夜间加重;慢性牙髓炎则表现为长期的隐痛、钝痛等。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患者常难以明确指出疼痛牙齿的具体位置。
2.其他症状:可伴有牙齿敏感,遇冷、热、酸、甜刺激时疼痛加剧,炎症累及根尖周组织时还可能出现牙齿咬合不适、浮出感等。
三、牙髓炎的诊断方法
1.口腔检查:医生会通过视诊、探诊等检查牙齿情况,查看是否有龋坏、磨损等导致牙髓暴露或感染的因素,探诊时可发现敏感点或穿髓孔等。
2.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等,有助于了解牙齿内部结构、根尖周组织情况,辅助诊断牙髓炎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四、牙髓炎的治疗方法
1.应急处理
开髓引流:对于急性牙髓炎患者,首要的是缓解疼痛,通过开髓引流,释放髓腔压力,可迅速减轻疼痛。这是因为牙髓组织被封闭在坚硬的牙本质小管内,炎症渗出导致髓腔压力升高,压迫神经引起剧烈疼痛,开髓后压力得到释放,疼痛可立即缓解。
2.根管治疗
根管预备:在急性期缓解后,进行根管治疗的第一步是根管预备,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包括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清理根管壁、成形根管等。
根管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药物对根管进行消毒,杀灭残留的细菌,常用的消毒药物有氢氧化钙等,通过药物的持续作用进一步消除根管内的感染。
根管充填:在根管消毒完善后,用充填材料对根管进行严密充填,阻止细菌再次侵入根管,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五、不同人群牙髓炎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牙髓炎多因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而来,家长应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控制糖分摄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儿童牙髓炎治疗时可能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要安抚儿童情绪,使其配合治疗。由于儿童牙髓组织修复能力较强,但同时感染也容易扩散,所以治疗要及时彻底。
2.孕妇
孕妇患牙髓炎时,治疗需谨慎。在治疗前应向医生说明妊娠情况,一般尽量避免在妊娠早期和晚期进行复杂的根管治疗,可先采取应急处理缓解疼痛,如开髓引流等,在妊娠中期相对安全的时段进行根管治疗。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引起宫缩等不良影响。
3.老年人
老年人牙髓炎可能伴有全身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耐受性,根管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扩散,同时控制基础疾病,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六、牙髓炎的预防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可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缝,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2.合理饮食:减少高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如糖果、碳酸饮料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清洁牙齿表面,减少细菌滋生。
3.定期口腔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牙齿磨损等问题并进行处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牙髓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