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消化不良(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食欲减退等症状,还可能伴随乏力、体重变化、精神症状(焦虑、抑郁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的患者表现各有特点。
一、常见症状
1.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具体表现:多数患者会有上腹部隐痛、胀痛等,疼痛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部分患者进食后可能会加重或减轻。例如,一些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表现为进食少量食物后上腹部就有饱胀感,同时伴有隐痛;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时上腹部疼痛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会有持续的不适感。不同年龄的患者感受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晰,多表现为哭闹、食欲不佳等;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可能相对迟钝,上腹部不适可能更易被忽视。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因为这些因素刺激胃黏膜,导致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症状更频繁出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患者,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可能是其慢性胃炎的常见表现之一。
2.消化不良症状
具体表现:包括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嗳气是指胃内气体反流至食管,经口腔排出,患者会频繁感觉到有气体从胃往上涌;反酸是胃酸反流至食管,患者会有胸骨后烧灼感以及口腔内发酸的感觉;恶心是一种上腹部不适,想要呕吐的感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的容物。不同年龄层人群消化不良症状表现有特点,儿童慢性胃炎导致的消化不良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因为营养吸收受影响;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本身减退,消化不良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且容易伴有营养不良等问题。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高盐饮食、饮食不规律等,会加重消化不良症状。有胃部手术病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发生消化不良的概率可能更高,且症状可能更顽固。
3.食欲减退
具体表现:患者会感觉没有食欲,进食量明显减少。儿童患者食欲减退可能表现为原本喜欢的食物也不愿进食,进而影响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摄入;老年患者食欲减退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引发贫血、体质虚弱等问题。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的患者,可能因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出现食欲减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也可能因为胃黏膜受损,消化功能受影响,导致食欲减退。
二、其他可能伴随的症状
1.乏力
具体表现: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慢性胃病长期影响营养吸收,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症状。儿童患者如果长期慢性胃炎导致乏力,会影响其正常的活动和生长;老年患者乏力可能会加重其行动不便等问题,增加跌倒等意外风险。有贫血等合并症的慢性胃炎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更突出。
2.体重变化
具体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这是因为食欲减退以及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机体处于消耗状态。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因为胃部不适而减少进食量,体重下降;而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合并有其他消耗性疾病时,体重变化可能更复杂。儿童患者体重减轻会影响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增长缓慢等;老年患者体重减轻可能提示营养不良,需要及时关注和干预。
3.精神症状
具体表现:长期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方面的症状,如焦虑、抑郁等。这是因为疾病的长期困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心理状态的改变。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患者可能因为身体不适影响情绪,表现为烦躁等;老年患者可能因为对疾病的担忧等出现抑郁情绪,且由于老年患者社会支持系统可能相对简单,精神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有长期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的患者,合并精神症状的概率可能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