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加骨质增生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有一般治疗(急性期严格卧床后戴腰围活动、避免久坐久站弯腰负重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和物理治疗(热敷、牵引、按摩推拿等不同肤质年龄注意事项)及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注意胃肠道病史者、营养神经药儿童特殊情况),手术有适应证(非手术无效渐重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等不同年龄综合评估)和方式(传统开放创伤大恢复长、微创创伤小恢复快等根据病情年龄等因素选)需个体化方案充分考虑患者多因素达最佳效果。
一、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休息与活动调整:对于腰间盘突出加骨质增生的患者,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一般卧床3-4周,之后佩戴腰围逐渐下地活动。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负重等动作,日常生活中可选择硬板床睡眠,以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休息与活动调整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年轻患者相对恢复能力较强,但也需严格遵循休息与活动的阶段性要求;老年患者则更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防止病情加重。女性患者在生理期和孕期可能会因身体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腰部状况,需更加注意休息和腰部保护;男性患者若从事重体力劳动,更要严格执行活动调整要求。
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不同肤质的患者,热敷温度需适当调整,如皮肤敏感者温度不宜过高。
牵引: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一般采用持续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重等因素调整,通常为体重的1/10-1/7。但牵引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如头晕等,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按摩推拿:由专业人员进行腰部按摩推拿,可放松腰部肌肉,改善腰部关节功能,但要注意按摩力度和手法,避免暴力操作导致病情加重。不同年龄患者对按摩推拿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骨质增生情况可能更复杂,按摩推拿时需更加轻柔。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作用,可缓解腰部疼痛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谨慎,可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药物或同时采取保护胃肠道的措施。
营养神经药物:常用甲钴胺等,可营养受压的神经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不同年龄患者对营养神经药物的代谢等情况不同,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此类药物,除非有明确的神经受损指征且经过严格评估。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3-6个月无效,且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如下肢肌力明显下降、二便功能障碍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适应证判断需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和基础疾病等因素,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更加谨慎评估是否达到手术适应证。
2.手术方式
传统开放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术联合骨质增生清除术等,通过开放手术切口,直接处理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质。但传统开放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微创手术:包括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例如年轻患者身体恢复能力较好,可根据病情优先考虑微创手术;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时,可能需要权衡手术方式的利弊。
腰间盘突出加骨质增生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非手术治疗是基础,手术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