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诱发因素需明确并规避过敏原、注意环境因素;皮肤护理要保持清洁但不过度清洗、穿舒适衣物;病情观察要关注症状变化并记录发病情况;饮食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食物摄入;特殊人群中儿童患者要细心护理、谨慎用药,老年患者要关注基础疾病和并发症、合理调整饮食。
一、避免诱发因素
1.明确过敏原并规避:急性荨麻疹常由过敏原引起,需积极寻找可能的过敏原,如食物(鱼虾、坚果等)、药物(青霉素等)、吸入物(花粉、尘螨等)。对于儿童,要留意其日常饮食及接触的新物品,若怀疑某种食物是诱因,可记录饮食日记帮助排查;对于有明确药物过敏史的人群,就医时要主动告知医生,避免使用相关致敏药物。比如有患者因食用海鲜后出现急性荨麻疹,此后应严格避免再次食用海鲜类食物。
2.注意环境因素: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清扫灰尘、更换床单被套等,减少尘螨滋生;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或外出时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以降低吸入花粉等过敏原的风险。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尤其是儿童,更要关注环境对病情的影响,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二、皮肤护理要点
1.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用温水轻柔清洁皮肤,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水温可能刺激皮肤,过低则达不到清洁效果。清洗时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等。对于儿童,要注意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屏障,加重荨麻疹症状。
2.穿着舒适衣物:选择宽松、柔软、棉质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易刺激皮肤的材质。这样可以减少衣物与皮肤的摩擦,防止对皮肤产生不良刺激,尤其是儿童皮肤娇嫩,更应注意衣物的选择。例如,给患有急性荨麻疹的儿童穿上纯棉的贴身衣物,可降低皮肤受到的刺激。
三、病情观察与监测
1.观察症状变化:密切关注皮疹的形态、大小、数量变化以及瘙痒程度等。如果皮疹范围迅速扩大、出现呼吸困难、腹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出现了喉头水肿等严重情况,需立即就医。对于儿童,家长要格外留意其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
2.记录发病情况:可以记录每次急性荨麻疹发作的时间、诱因、症状表现及持续时间等,以便就医时能准确提供病情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四、饮食注意事项
1.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发病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皮肤瘙痒等症状。对于儿童,要控制其饮食,引导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可多给儿童吃一些米粥、面条等食物。
2.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适当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西兰花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对病情恢复可能有一定帮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患急性荨麻疹时,家长要更加细心护理。在皮肤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避免儿童搔抓皮肤,可适当修剪儿童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在病情观察上,要留意儿童的体温、精神反应等情况,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同时,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通过调整生活环境等方式缓解症状,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患急性荨麻疹时,要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由于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皮肤屏障功能也有所减退,在皮肤护理时要更加轻柔。同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出现,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病情变化可能影响整体健康状况。在饮食上,要根据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等情况合理调整,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易于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