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胆囊炎有进食油腻后右上腹剧痛放射肩背、轻时低热重时高热、少数有黄疸等症状,慢性胆囊炎有消化不良、右上腹不适反复发作等表现;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调整、补液)、药物治疗(抗感染、解痉止痛)、手术治疗(急性症状重或有并发症、慢性反复发作伴结石者手术);不同人群有特点,儿童少见且症状不典型、用药需谨慎,老年人常伴基础疾病、症状不典型、手术需评估耐受,女性与激素有关、特殊时期需注意生活方式和体检。
一、胆囊炎的症状
(一)急性胆囊炎
1.疼痛: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疼痛位于右上腹,可向右肩部和背部放射,疼痛较为剧烈,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约8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症状。
2.发热:病情较轻时可仅有低热,病情较重时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39℃,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发热。
3.黄疸: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多为轻度黄疸,是由于胆囊炎症波及胆总管,导致胆总管梗阻引起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
(二)慢性胆囊炎
1.消化不良:患者可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与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排泄不畅有关,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往往会加重。
2.右上腹不适:患者可反复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可伴有右肩部不适感,症状相对急性胆囊炎较为缓和,但会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二、胆囊炎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调整:急性发作期需禁食,让胆囊休息,缓解疼痛;病情缓解后,应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担。例如,建议患者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补液:对于伴有呕吐、脱水的患者,需进行补液治疗,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二)药物治疗
1.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可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抗生素的使用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以有效控制感染。
2.解痉止痛药物: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可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如阿托品等,缓解胆囊痉挛引起的疼痛。
(三)手术治疗
1.急性胆囊炎: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如出现胆囊穿孔、坏疽等并发症时,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2.慢性胆囊炎: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且伴有胆囊结石的患者,一般建议行胆囊切除术,以彻底根治疾病。
三、不同人群胆囊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胆囊炎相对较少见,多与胆道蛔虫、先天性胆道畸形等因素有关。儿童患胆囊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如可能仅表现为腹痛、发热,且病情变化较快。在治疗上,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等,使用药物时需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对儿童有较大不良反应的药物,手术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二)老年人
老年人胆囊炎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人胆囊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疼痛可能不剧烈,容易延误诊断。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需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耐受情况,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加强护理。
(三)女性
女性胆囊炎的发生与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尤其在妊娠、更年期等特殊时期,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胆囊的收缩功能,增加胆囊炎的发病风险。女性在这些特殊时期需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胆囊炎并及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