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发烧的原因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包括产褥感染(分娩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剖宫产史、高龄、不注意个人卫生等致细菌入侵生殖道)、乳腺感染(哺乳姿势不当、乳头皲裂、初产妇缺乏经验、哺乳间隔长致乳汁淤积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身体虚弱、不注意外阴清洁、有侵入性操作史致细菌逆行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泌乳热(产后3-4天乳房生理变化致,体温38.5℃以下,持续短)、环境因素(环境温度过高、不通风致体温调节紊乱)、吸收热(产后1周内胎盘等组织吸收引发,体温不超38℃)
一、感染性因素导致产后发烧
(一)产褥感染
1.原因:分娩后产妇身体抵抗力下降,若产程中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手术产等,易导致细菌入侵生殖道引起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厌氧菌、需氧菌等多种微生物。例如,在产后2-3天出现发烧,伴有恶露增多、有异味等情况,多考虑产褥感染。
2.影响因素:对于有剖宫产史的产妇,手术切口若护理不当,更易发生感染导致发烧;高龄产妇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产褥感染引起发烧的风险也会增加;另外,产后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及时更换卫生巾等,也会增加产褥感染的几率。
(二)乳腺感染(乳腺炎)
1.原因:产后哺乳姿势不当、乳头皲裂等情况,容易使细菌侵入乳腺组织引发感染。多见于产后1-2个月的哺乳期女性,开始可能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疼痛,随后出现发烧症状,体温可达到38-39℃甚至更高。
2.影响因素:初产妇由于缺乏哺乳经验,更容易出现乳头皲裂等情况,从而增加乳腺炎的发生风险导致发烧;而如果产妇哺乳间隔时间过长,乳汁淤积,也会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引发乳腺炎发烧。
(三)泌尿系统感染
1.原因:产后产妇身体虚弱,排尿反射可能会受到影响,若不注意外阴清洁,细菌易逆行感染泌尿系统,引起膀胱炎或肾盂肾炎等,出现发烧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2.影响因素:产后产妇活动减少,若产后不及时排尿,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另外,有尿道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史的产妇,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发烧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产后发烧
(一)泌乳热
1.原因:产后3-4天产妇可能会出现泌乳热,这是由于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乳腺管不畅导致的泌乳相关发热。一般体温在38.5℃以下,持续时间较短,多不超过16-24小时。
2.影响因素:泌乳热多见于正常分娩后开始泌乳的产妇,与乳汁分泌过程中乳房的生理变化有关,一般不伴有其他感染症状,通过让婴儿多吸吮等方式可缓解。
(二)环境因素
1.原因:产后产妇身体较为虚弱,若所处环境温度过高、不通风等,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发烧症状。例如,夏季产后室内温度过高,产妇穿着过厚,就可能因散热不良而发烧。
2.影响因素:不同季节、不同居住环境条件下,环境因素对产后发烧的影响不同。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室内没有良好的降温措施,产妇发生因环境因素导致的发烧风险较高;而在寒冷季节,若保暖过度,室内空气不流通,也可能引发类似情况。
(三)吸收热
1.原因:产后胎盘、胎膜等组织的吸收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吸收热,一般体温不超过38℃,多在产后1周内出现。这是因为妊娠期间增大的子宫及其内容物娩出后,机体对这些组织的吸收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导致体温轻度升高。
2.影响因素:吸收热的发生与产后子宫复旧过程中组织的吸收情况有关,一般产妇身体状况良好时,吸收热的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如果产妇合并有其他感染等情况,吸收热可能会被掩盖或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