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引起头晕常见于病变影响椎动脉供血或刺激颈部交感神经,非药物干预有改善姿势包括日常和睡眠姿势调整、颈部牵引、颈部按摩与理疗,头晕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辅助治疗,非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无效且病变严重影响生活时考虑手术治疗,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合适方法非药物干预常为基础重要手段治疗中要关注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一、颈椎引起头晕的常见原因
颈椎引起头晕主要与颈椎病变影响椎动脉供血、刺激颈部交感神经等有关。例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病变,可能导致椎动脉受压,使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颈椎病变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也可出现头晕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发生颈椎病变的原因可能不同,年轻人多与长期不良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有关,中老年人则可能与颈椎退变老化相关。
二、非药物干预方法
(一)改善姿势
日常姿势调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坐着时应保持腰部挺直,头部正直,眼睛与电脑屏幕保持合适距离;站立时也要挺胸抬头。对于有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建议每隔30-40分钟起身活动一下颈部,做一些简单的颈部伸展动作,如缓慢左右转动颈部、前后屈伸颈部等,每次活动5-10分钟,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颈椎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头晕症状。
睡眠姿势调整: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一拳高(约8-10厘米)为宜,且枕头应能支撑颈部,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睡眠时尽量保持仰卧位或侧卧位,避免俯卧位,因为俯卧位会加重颈椎的扭曲,不利于颈椎健康。
(二)颈部牵引
牵引方式:可以采用颈椎牵引器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一般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初始重量不宜过重,一般从2-3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5-6公斤,牵引时间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1-2次。牵引可以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椎动脉等结构的压迫,改善脑部供血。但对于一些严重颈椎病变(如颈椎不稳定、严重椎间盘突出等)的患者,牵引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牵引导致病情加重。
(三)颈部按摩与理疗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颈部按摩,主要是通过放松颈部肌肉来缓解颈椎病变对周围组织的刺激。按摩手法包括揉法、按法、拿法等,按摩时间每次15-2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但如果颈椎有急性炎症、骨折等情况则不宜按摩。
理疗:常见的理疗方法有热敷、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热敷可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红外线照射和超声波治疗则需要在医院由专业医生操作,通过物理因子作用,改善颈椎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头晕症状。
三、药物辅助治疗
如果头晕症状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辅助治疗,但需谨慎选择。例如一些改善脑部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等,可改善脑部供血,缓解头晕症状。但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成人药物,孕妇使用药物更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等。
四、手术治疗情况
一般来说,非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无效,且颈椎病变严重影响生活,如出现进行性肢体无力、麻木,严重影响行走等情况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减压术等,手术风险和预后因个体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手术风险相对更高,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安全。
总之,颈椎引起头晕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药物干预往往是基础且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