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慢性肝病的高发人群包括有基础肝脏疾病史者(既往患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受妊娠相关因素影响者(多胎妊娠、妊娠剧吐严重者)、生活方式不良者(长期饮酒、肥胖孕妇)以及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者),这些人群因各自不同情况易使肝脏受影响而增加妊娠合并急慢性肝病风险。
一、有基础肝脏疾病史的人群
1.既往患有病毒性肝炎者
例如既往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的人群。如果女性在妊娠前就已经携带乙肝或丙肝病毒,在妊娠期间,由于身体的生理变化,如激素水平改变、肝脏负担加重等因素,更容易出现肝病的病情变化,发展为妊娠合并急慢性肝病的风险较高。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等途径在妊娠时对孕妇肝脏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丙肝病毒感染也会在妊娠期间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急慢性肝病的发生几率增加。
2.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病史者
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在妊娠期间,免疫系统的波动可能会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复发或加重,从而成为妊娠合并急慢性肝病的高发人群。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肝脏组织引起的,妊娠时体内激素和免疫状态的改变可能打破原本的免疫平衡,使得肝脏炎症活动加剧,出现急慢性肝病的表现。
二、妊娠相关因素影响的人群
1.多胎妊娠孕妇
多胎妊娠时,孕妇的身体负担明显加重,肝脏需要代谢更多的物质来满足两个或多个胎儿的需求,肝脏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同时,多胎妊娠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的几率相对较高,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又可能进一步影响肝脏的血液供应和功能,增加了妊娠合并急慢性肝病的发生风险。例如,多胎妊娠孕妇发生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风险比单胎妊娠高,而HELLP综合征属于妊娠相关的严重肝脏并发症,可导致急慢性肝病的一系列表现。
2.妊娠剧吐严重的孕妇
妊娠剧吐严重的孕妇,由于长期不能正常进食,身体处于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的状态,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而且剧烈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进一步干扰肝脏的生理功能,容易引发急慢性肝病。严重的妊娠剧吐会使孕妇体内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肝脏的解毒、合成等功能无法正常维持,从而增加了肝脏受损出现急慢性肝病的可能性。
三、生活方式不良的人群
1.长期饮酒的孕妇
妊娠期间仍长期饮酒的孕妇,酒精需要通过肝脏代谢,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影响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即使是少量饮酒,也可能在妊娠期间对肝脏造成累积性损害,导致急慢性肝病的发生。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妊娠时肝脏的代谢负担本就加重,再加上酒精的毒性作用,会显著增加妊娠合并急慢性肝病的风险,影响孕妇的肝脏健康和妊娠结局。
2.肥胖孕妇
肥胖孕妇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情况,容易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妊娠期间,这种代谢紊乱可能进一步加重,导致肝脏脂肪沉积、炎症反应等,发展为妊娠合并急慢性肝病。肥胖孕妇体内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影响肝脏的正常细胞结构和功能,随着妊娠进程,身体的代谢变化会使肝脏的脂肪代谢失衡加剧,引发急慢性肝病相关的病理改变。
四、高龄孕妇
1.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
高龄孕妇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肝脏的储备功能和代谢能力相对下降。在妊娠过程中,身体需要应对更多的生理变化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肝脏承受的压力增大,发生急慢性肝病的风险增加。例如,高龄孕妇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肝病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比年轻孕妇高,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肝脏对各种损伤因素的修复能力减弱,更容易发展为急慢性肝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