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断裂后可能出现肌腱粘连、肌腱再断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感觉异常等后遗症,不同后遗症有其产生机制、影响及表现,康复中不同人群需遵循专业康复指导避免后遗症,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一、肌腱粘连
产生机制:手指肌腱断裂后,修复过程中会形成瘢痕组织,若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就易导致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这与个体的愈合反应有关,比如受伤后局部炎症反应持续时间较长、纤维组织异常修复等因素都可能促使肌腱粘连发生。
影响及表现:会影响手指的活动度,使手指屈伸受限。例如,手指原本能完全伸直或弯曲到一定角度,因肌腱粘连可能只能达到较小的活动范围,从而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像抓握物品、书写等功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会严重影响其手部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锻炼,进而影响未来的生活自理及学习等活动;对于成年人,会影响其工作中需要使用手部精细动作的部分,如乐器演奏、手工操作等。
二、肌腱再断裂
发生情况:在肌腱断裂修复后的恢复过程中,如果过早进行不恰当的活动,就有肌腱再断裂的风险。比如修复后的肌腱还未达到足够的强度时,进行过度的屈伸手指动作或者受到外力撞击等情况。
影响及表现:手指会突然出现疼痛、活动障碍,原本已经改善的手指活动度又会明显下降,可能又回到类似肌腱断裂初期的状态,如无法正常屈伸等。对于儿童,由于其活动较为活泼,家长若没有很好地限制其手部活动,更容易发生肌腱再断裂,这会使病情加重,延长康复时间;成年人若在康复期不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也容易出现肌腱再断裂,影响手部功能的最终恢复效果。
三、关节僵硬
形成原因:手指肌腱断裂后,由于长时间固定,手指关节活动减少,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发生粘连、挛缩,进而引起关节僵硬。另外,损伤后局部的炎症刺激也可能参与了关节僵硬的形成。
影响及表现:手指关节活动范围变小,僵硬感明显,影响手指的正常功能。例如,手指关节不能灵活地屈伸,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度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节僵硬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正常发育,导致关节畸形等更严重的后果;成年人则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手指灵活性的要求,如影响打字、操作工具等。
四、肌肉萎缩
出现缘由:肌腱断裂后,手指活动减少,相应的手部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会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影响手指的力量和活动功能。
影响及表现:手部肌肉体积变小,力量减弱,导致手指握力下降等。儿童肌肉萎缩会影响手部正常的生长发育,使其手部力量不足,影响未来的手部功能发挥;成年人肌肉萎缩会影响其手部完成一些需要力量的动作,如提重物等,同时也会影响整体手部功能的恢复质量。
五、感觉异常
产生情形:肌腱断裂修复时可能会涉及到周围神经的损伤或修复过程中对神经的影响,从而导致手指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另外,局部瘢痕组织的形成也可能压迫周围神经引起感觉异常。
影响及表现:患者会感觉到手指的感觉与正常情况不同,影响对手指位置、力度等的感知,进而影响手部的精细操作。儿童由于感觉异常可能不能准确感知手部的状态,影响其自我保护和手部功能的学习;成年人则会影响工作中对手部感觉的精准要求,如电子装配等需要精细感觉的工作。
在康复过程中,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都需要遵循专业的康复指导来尽量避免这些后遗症的发生。例如儿童要在家长的合理监管下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避免过度活动;成年人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避免因不恰当的活动导致后遗症加重。同时,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手指的恢复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