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皮肤表现、神经痛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特点,通过典型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可能复杂不典型。
一、症状表现
(一)前驱症状
部分患者在出疹前会有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可持续1-3天,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前驱症状。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前驱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一般状况变化。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前驱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且持续时间可能稍长。
(二)皮肤表现
1.皮疹特点:
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发展为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随后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水疱群间皮肤正常。随着病情发展,水疱内容物可混浊化脓或破裂结痂。一般好发于身体的一侧,沿神经走行分布,常见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等分布区域。例如,肋间神经分布区域的带状疱疹会出现在胸部肋间部位;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带状疱疹可能出现在面部。
对于婴幼儿患者,皮疹的形态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皮疹可能相对更红,水疱可能更饱满,且由于皮肤较薄嫩,皮疹的发展可能相对更快。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皮疹的愈合可能相对较慢,且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更高。
二、神经痛表现
(一)疼痛特点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疼痛可在皮疹出现前、同时或之后发生。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灼痛、电击样痛、刀割样痛或刺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较为轻微,有的则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对疼痛的表达可能不准确,家长需要观察孩子是否有哭闹不安、拒绝触碰疱疹区域等表现来推测是否存在神经痛。老年人由于本身可能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神经痛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不适,且更难耐受。
(二)神经痛与皮疹的关系
神经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皮疹的严重程度不一定完全平行。有些患者皮疹较轻,但神经痛很明显;而有些患者皮疹严重,但神经痛相对较轻。
三、实验室检查
(一)病毒学检查
1.疱液涂片:
取疱疹疱液涂片,经特殊染色后可发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但这只是一种辅助检查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有限。
2.病毒核酸检测: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病变组织或疱液中的带状疱疹病毒核酸,这是一种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例如,在患者的水疱疱液中检测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核酸,基本可以确诊为带状疱疹。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病毒核酸检测可能更有助于早期诊断,因为他们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
(二)血常规检查
一般情况下,带状疱疹患者的血常规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但在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对于儿童患者,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继发细菌感染等情况;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应激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血常规的改变可能相对不显著,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四、诊断要点综合判断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如单侧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有神经痛等,再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综合诊断是否得了带状疱疹。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皮肤表现和神经痛表现,同时实验室检查支持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即可确诊为带状疱疹。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单纯疱疹等疾病相鉴别,单纯疱疹一般是多发的、散在的水疱,分布无明显单侧神经走行特点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要更加仔细地进行鉴别诊断,因为他们的病情可能更复杂,表现可能不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