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见症状有一般症状如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有头晕等非特异性症状及靶器官损害相关症状如累及心脏有胸闷胸痛、累及眼底有视力模糊等,不同人群症状有特点,治疗分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上采用DASH模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调节,药物治疗有五大类常用降压药及特殊人群药物选择需注意,老年人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选长效药,儿童青少年多为继发性先治病因,妊娠高血压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且控压保发育。
一、高血压的症状
(一)常见症状
1.一般症状:多数高血压患者起病隐匿,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休息后可缓解。一般人群中,约30%的高血压患者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血压升高的。
2.靶器官损害相关症状:当高血压病情进展,出现靶器官损害时会有相应症状。例如,高血压累及心脏,可出现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这是因为高血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若高血压引起眼底病变,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这是由于高血压影响眼底血管,导致眼底血管病变。
(二)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
1.老年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以头晕、乏力为主,还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后头晕、黑矇,甚至晕厥,这与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有关。
2.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多为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症状可能有头痛、生长发育迟缓等,部分患者因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高血压脑病表现。
二、高血压的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采用DASH饮食模式,即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应少于6克,增加钾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钾的食物;控制总热量,保持健康体重,体质指数(BMI)应控制在18.5~23.9kg/m2。例如,对于体重超标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减轻体重,每减轻10kg体重,收缩压可降低5~20mmHg。
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运动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4~9mmHg。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高血压病情,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戒烟。男性饮酒每日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
2.心理调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促使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心态平和,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二)药物治疗
1.药物种类: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五大类,包括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等)。不同药物有其适用人群和禁忌证,例如,ACEI类药物可能引起干咳等不良反应,在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中禁用;ARB类药物相对禁忌证较少,但在妊娠妇女中禁用。
2.特殊人群的药物选择
老年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以平稳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对靶器官的损害。同时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
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多为继发性,治疗时首先针对病因治疗。若需药物治疗,应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一般不首选β受体阻滞剂,因为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需谨慎,常用甲基多巴等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治疗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同时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