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有肠道症状如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还有其他症状如黏液便或脓血便、肛门不适,肠道症状中炎症刺激致肠道蠕动快等致腹泻,下腹等部位隐痛等致腹痛,直肠肛门括约肌受刺激致里急后重;全身症状因炎症致免疫应答等致发热,肠道营养吸收障碍等致乏力;其他症状因直肠黏膜损伤致黏液便或脓血便,炎症刺激等致肛门坠胀、瘙痒等。
一、肠道症状
1.腹泻
是直肠炎常见症状之一。炎症刺激直肠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轻者可能是大便次数轻度增多,质地稀软;重者可出现频繁腹泻,大便呈稀水样、黏液便甚至脓血便。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约70%-80%的直肠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腹泻频率从每日数次到数十次不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直肠炎患者腹泻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导致生长发育受一定影响;成年患者则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腹痛
多表现为下腹或直肠部位的隐痛、胀痛或绞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轻,仅感觉腹部不适;部分患者疼痛较为明显,尤其是在排便前或排便时,疼痛可能会加剧。比如,炎症累及直肠神经末梢时,会引起疼痛反射。对于女性患者,直肠炎引起的腹痛可能需要与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相鉴别;老年患者由于感觉神经相对不敏感,腹痛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3.里急后重
患者有强烈的便意,但每次排便量很少,便后仍有排便不尽感。这是因为直肠炎症刺激直肠肛门括约肌,导致频繁的便意冲动,同时直肠内粪便刺激神经末梢,使患者感觉总是有便意却排不净。里急后重症状在直肠炎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慢性直肠炎患者,可能会长期存在这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导致患者不敢远距离出行等。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急性直肠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释放炎性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不出现发热,尤其是病情较轻的慢性直肠炎患者。对于儿童直肠炎患者,发热可能会对其神经系统等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老年患者发热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且容易并发其他并发症,如心肺功能方面的问题等。
2.乏力
由于肠道炎症导致机体营养吸收障碍以及慢性炎症消耗等因素,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的症状。患者会感觉四肢酸软,活动耐力下降,严重影响日常活动。例如,患者可能原本可以正常上班、运动,患病后却经常感到疲倦,需要更多休息时间。不同年龄患者乏力表现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量减少,不愿意玩耍等;成年患者则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导致工作能力下降。
三、其他症状
1.黏液便或脓血便
当直肠黏膜受到炎症损伤时,会分泌大量黏液,同时可能伴有黏膜出血,从而出现黏液便或脓血便。黏液便表现为大便中带有透明或半透明的黏液,脓血便则是大便中混有脓液和血液,颜色可为鲜红色、暗红色或脓血相混。这种症状在细菌性直肠炎、溃疡性直肠炎等患者中较为常见。对于老年患者,出现黏液便或脓血便时,需要警惕肠道肿瘤等其他病变的可能,因为老年人是肠道肿瘤的高发人群;儿童患者出现此类症状时,要考虑感染性肠炎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2.肛门不适
患者可感觉肛门坠胀、瘙痒等。肛门坠胀是由于直肠炎症刺激肛门周围组织引起的,瘙痒则可能是因为肠道分泌物刺激肛门皮肤导致。肛门不适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导致患者坐立不安等。不同性别患者肛门不适的感受可能相似,但女性患者需要注意与妇科炎症等引起的肛门周围不适相鉴别;儿童患者肛门不适可能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异常行为,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