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蛔虫病由似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引起,症状因蛔虫寄生部位和感染程度而异,幼虫移行可致肺部炎症反应、过敏反应,成虫可致消化道症状(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精神不宁、异食癖),还可引发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症状多样且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并发症可致严重后果,怀疑需及时就医检查诊断治疗。
肠道蛔虫病是由似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其症状表现因蛔虫寄生部位和感染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
1.肺部症状: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至肺部时,可引起肺部炎症反应。一般在感染后1-2周左右出现,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偶可带血,可伴有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重者可出现哮喘样发作,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等,这是因为幼虫移行引起的过敏反应导致支气管痉挛等。儿童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呼吸方面症状,且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快,需密切关注。
2.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这是由于幼虫代谢产物等作为过敏原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年龄较小的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发生过敏时皮肤表现可能更明显,如皮疹范围可能较广,瘙痒感可能更易导致患儿搔抓等。
二、成虫引起的症状
1.消化道症状
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脐周阵发性隐痛,疼痛无固定压痛点,这是因为蛔虫在肠道内活动时,刺激肠黏膜及引起肠管痉挛所致。儿童由于对疼痛的表述可能不够准确,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阵发性哭闹、用手揉肚子等表现。疼痛发作具有间歇性,时痛时止,发作频率和程度因人而异。
食欲不振: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偏食,喜欢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等,这与蛔虫在肠道内寄生干扰了正常的消化功能有关。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食欲不振可能会影响营养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家长重视并寻找原因。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时可吐出蛔虫,这是蛔虫在肠道内受到刺激后,向上窜动引起呕吐反射。年龄较小的儿童呕吐时需注意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2.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精神不宁: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或兴奋不安,睡眠不安稳,易惊醒、磨牙等。这是因为蛔虫产生的毒素等代谢产物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蛔虫毒素对其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更易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睡眠障碍等情况。
异食癖:除了前面提到的喜欢吃奇怪物质外,部分患者有异食癖表现,这与蛔虫感染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神经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儿童异食癖,除了考虑蛔虫感染外,还需排除其他疾病,但蛔虫感染是其中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3.并发症相关症状
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病常见的并发症。蛔虫钻人胆道,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患者出现突然发作的剑突下或右上腹剧烈绞痛,疼痛极为剧烈,呈阵发性,可向右肩、背部放射,患者常辗转不安,大汗淋漓。这种情况在儿童中也时有发生,由于儿童胆道相对较细,蛔虫更容易引起胆道梗阻等情况,且病情变化较快,需及时就医处理。
蛔虫性肠梗阻:多见于儿童,由于大量蛔虫扭结成团阻塞肠道引起。患者出现腹部阵发性绞痛,伴有呕吐,腹胀明显,腹部可摸到条索状肿块。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后果,儿童由于肠道相对较细,发生肠梗阻的风险相对较高,且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要密切观察腹部体征等变化。
总之,肠道蛔虫病的症状多样,不同人群(如儿童、成人)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且并发症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一旦怀疑肠道蛔虫病,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粪便检查找蛔虫卵等)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