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发病的内部因素包括遗传(家族有过敏性疾病史等会使个体携带相关易感基因,如丝聚蛋白基因突变致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及自身免疫功能异常(Th1/Th2细胞失衡致炎症介质释放引发湿疹样病变);外部因素有过敏原接触(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皮屑等可致过敏引发湿疹)、化学物质刺激(肥皂洗涤剂、化妆品染发剂等成分损伤皮肤屏障诱发)、气候变化影响(干燥或炎热潮湿环境致皮肤屏障受损或受刺激引发)、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及过度清洁皮肤破坏屏障增加发病几率);特殊人群方面婴幼儿因皮肤屏障未成熟、接触过敏原机会多及不当护理易发病,老年人因皮肤老化、免疫功能弱易发病,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因激素变化易致皮肤易感性增加引发湿疹。
一、内部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在湿疹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若家族中有特应性皮炎(湿疹的一种常见类型)等过敏性疾病病史,个体携带相关易感基因的概率升高,研究显示特定染色体区域的基因变异会增加湿疹的易感性,如丝聚蛋白基因(FLG)突变与皮肤屏障功能缺陷相关,使得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下降,更易引发湿疹。
2.自身免疫功能异常:人体免疫系统失衡时,会对皮肤组织产生过度免疫反应。例如,Th1/Th2细胞失衡,Th2细胞主导的免疫应答过强,会促使炎症介质释放,导致皮肤出现炎症性改变,引发湿疹样病变,这一机制在慢性湿疹的发病过程中较为突出。
二、外部因素
1.过敏原接触:环境中的过敏原是诱发湿疹的常见外部因素。尘螨是室内常见过敏原,其排泄物被人体吸入或接触后,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湿疹样表现;花粉(如蒿草花粉、豚草花粉等)在花粉传播季节,接触皮肤或被吸入后,也可能引发过敏相关的皮肤炎症;动物毛发及皮屑同样是过敏原,接触宠物后,动物身上的毛发、皮屑等物质可刺激皮肤,诱发湿疹。
2.化学物质刺激:多种化学物质可损伤皮肤屏障从而诱发湿疹。日常生活中的肥皂、洗涤剂,其含有的表面活性剂等成分会破坏皮肤表面的脂质膜,削弱皮肤屏障功能,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某些化妆品、染发剂中的化学成分,如香料、防腐剂等,也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导致湿疹发生。
3.气候变化影响:干燥的气候会使皮肤水分流失加快,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例如冬季空气湿度低,皮肤容易干燥、脱屑,增加湿疹发病风险;而炎热潮湿的环境则可能导致皮肤出汗过多,汗液中的化学成分刺激皮肤,同时潮湿环境利于细菌、真菌滋生,也会刺激皮肤引发炎症,诱发湿疹。
4.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皮肤状态,例如促使皮质醇等激素分泌变化,干扰皮肤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进而诱发或加重湿疹;过度清洁皮肤,如频繁用力搓洗、使用过热的水洗澡等,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保湿因子和脂质屏障,使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下降,增加湿疹发生几率。
三、特殊人群特点
1.婴幼儿:婴幼儿皮肤屏障尚未发育成熟,角质层薄、含水量低,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引发湿疹。且婴幼儿接触环境中过敏原的机会相对较多,如接触尘螨、动物毛发等,同时家长过度清洁等不当护理方式也易诱发婴幼儿湿疹。
2.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皮肤逐渐老化,表皮变薄、保湿能力下降、皮肤屏障功能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减弱,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进而引发湿疹。此外,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身体状态和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也增加了湿疹发生的风险。
3.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例如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影响皮肤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导致皮肤易感性增加;经期前后激素波动也可能引发皮肤炎症反应,增加湿疹发生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