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神经是使牙髓组织坏死的治疗手段,操作包括局部麻醉后放置失活剂等,针对牙髓炎症需后续根管治疗情况;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治疗,包括开髓、清理根管等步骤,针对范围更广;杀神经后需根管治疗完善牙齿可保留,不当操作有并发症,根管治疗后牙齿脆弱需冠修复,不同人群治疗后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概念
杀神经:也叫牙髓失活,是针对牙髓出现炎症且有疼痛等症状时采取的一种使牙髓组织坏死的治疗手段。当牙髓受到感染等因素影响发生不可复性炎症时,通过放置失活剂等方式让牙髓逐渐失去活性。例如当龋病等导致牙髓暴露,引发剧烈疼痛,需要先让牙髓坏死以后续进行根管治疗时会用到杀神经操作。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病、根尖周病等的一种治疗方法。它的步骤包括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清理根管、消毒根管以及充填根管等。通过一系列操作消除根管内的感染源,防止炎症进一步发展,从而保留患牙。比如牙齿因深龋导致牙髓感染,发展为根尖周炎,就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来保存患牙。
二、操作流程差异
杀神经操作流程:首先要对患牙进行局部麻醉,然后放置牙髓失活剂,失活剂一般需要放置一定时间(如多聚甲醛失活剂可能需要放置10天左右,金属砷失活剂放置时间相对短些),待牙髓完全失活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例如使用多聚甲醛失活剂时,医生会将其放置在接近牙髓的位置,利用其缓慢释放的药物作用使牙髓逐渐坏死。
根管治疗操作流程:第一步同样是局部麻醉,然后开髓,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接着用根管器械对根管进行清理,包括去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扩大根管等,之后对根管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药物消毒等,最后用根管充填材料将根管严密充填起来,有时还会在充填后进行冠修复等。比如在清理根管时,会使用根管锉等器械反复冲洗、疏通根管,确保根管内的感染物被彻底清除。
三、针对情况不同
杀神经主要针对:主要是牙髓出现炎症且需要先使牙髓坏死以便后续进行根管治疗的情况。比如牙髓充血但还未发展为不可复性牙髓炎,但有疼痛诱因时,可能先尝试安抚治疗,若安抚无效则可能需要杀神经;或者牙髓已经轻度感染,但还未波及根尖周组织时,需要通过杀神经来处理牙髓。
根管治疗针对:涵盖的范围更广,除了牙髓炎症需要处理牙髓进而进行根管治疗外,还包括根尖周病,如根尖周炎等。根尖周炎时,根管内的感染物质会波及根尖周组织,需要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感染物,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例如急性根尖周炎发作时,患牙有明显的咬合痛、根尖区肿胀等,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来消除根尖周的炎症。
四、对牙齿影响及预后差异
杀神经后牙齿情况:杀神经只是使牙髓坏死,后续还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充填等操作。如果杀神经操作得当,后续根管治疗完善,牙齿可以保留较长时间。但如果杀神经过程中失活剂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等并发症。比如失活剂超量或者放置位置不当,可能会刺激根尖周组织,导致根尖周炎症加重。
根管治疗后牙齿情况:根管治疗完成后,如果充填严密,冠修复合适,牙齿可以恢复功能,继续行使咀嚼等功能。但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由于牙髓已被去除,牙齿会变得相对脆弱,更容易折裂,所以通常建议进行冠修复来保护牙齿。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在根管治疗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儿童患者由于牙齿还在发育阶段,根管治疗后更要注意定期复查,观察牙齿及根尖周的发育情况;成年患者根管治疗后则要注意避免咬过硬的食物,防止牙齿折裂。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进行根管治疗时,要告知医生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法,因为孕期可能会对治疗操作的耐受性等有一定影响。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要控制好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根尖周炎症的愈合,治疗前后都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