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初起有灼热刺痛瘙痒感后现红斑及簇集性小水疱可破溃糜烂结痂愈合易复发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有病毒学检查的涂片镜检、病毒培养、核酸检测及血清学检查鉴别诊断需与带状疱疹、接触性皮炎、脓疱疮区分特殊人群中儿童疱疹易扩散需注意清洁用药谨慎老年人恢复慢易合并并发症需加强护理孕妇感染可影响胎儿要及时就医评估风险。
一、临床表现观察
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唇、鼻孔周围、面颊等部位。初起时局部皮肤会有灼热、刺痛或瘙痒感,随后出现红斑,很快在红斑基础上生成簇集性的小水疱,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有红晕。水疱可逐渐混浊、破溃、糜烂,之后结痂愈合,病程一般1-2周,但易复发。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皮肤娇嫩,疱疹可能更易扩散;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恢复可能稍慢。
二、实验室检查
1.病毒学检查
涂片镜检:取疱疹基底分泌物涂片,经吉姆萨染色或瑞特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但特异性有限。
病毒培养:将病变部位的疱液接种于适宜的细胞培养物中,可分离出单纯疱疹病毒,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
核酸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的核酸,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早期快速诊断,可用于症状不典型或潜伏期的检测,不同年龄、健康状况人群均可进行该检测,通过对核酸的扩增和检测来明确病毒存在。
2.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如IgG、IgM等。IgM抗体出现较早,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出现较晚,且可长期存在,若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及以上升高,也有助于诊断。不同免疫状态人群抗体产生情况可能不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抗体产生相对规范,免疫缺陷人群可能抗体反应不典型。
三、鉴别诊断
1.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疹沿神经走行呈单侧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中线,水疱较大,疱液混浊,伴有明显神经痛,而单纯疱疹多为双侧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疼痛相对较轻。不同年龄带状疱疹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带状疱疹相对少见,症状可能不如成人典型,老年人带状疱疹神经痛更明显。
2.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的病史,皮疹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形态与接触物有关,可有红斑、丘疹、水疱等,但一般无簇集性特点,瘙痒较明显,而单纯疱疹是病毒感染相关的皮疹表现。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接触性皮炎的诱因不同,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人群更易患接触性皮炎。
3.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好发于儿童,多见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初期为红色斑疹或丘疹,迅速变为脓疱,疱壁薄,易破溃、糜烂,表面有脓痂,传染性较强,与单纯疱疹的簇集性小水疱表现不同。儿童由于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且喜欢搔抓等生活方式,更易患脓疱疮。
四、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儿童感染单纯疱疹后,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疱疹可能更易扩散,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同时,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如局部冷敷减轻疼痛等,若病情需要用药,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下降,单纯疱疹恢复相对缓慢,且易合并细菌感染等并发症。要注意加强局部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发热、疱疹范围扩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3.孕妇:孕妇感染单纯疱疹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引起胎儿畸形、流产等。孕期发现单纯疱疹要及时就医,评估胎儿风险,采取相应的监测和处理措施,因为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用药需格外谨慎,要权衡抗病毒治疗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