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即维护口腔卫生和去除局部刺激因素,药物辅助治疗包括局部用抗菌药物,手术治疗有牙龈移植术和引导组织再生术,针对全身疾病的治疗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糖,其他全身疾病患者先治基础病再行牙龈萎缩相关治疗。
一、基础治疗
1.口腔卫生维护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都是预防和控制牙龈萎缩的基础。例如儿童正处于牙齿发育阶段,更要养成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认真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成年人要保持每天至少两次有效的刷牙,配合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有吸烟史的人群,吸烟会加重牙龈炎症,增加牙龈萎缩的风险,应尽量戒烟,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减少菌斑堆积。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更要严格控制口腔卫生,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会促进牙龈炎症发展,加速牙龈萎缩。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可以去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防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加重。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对于有牙菌斑和牙结石的患者,需要进行洁治术(洗牙),清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牙结石。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耐受情况,洗牙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对于一些牙龈炎症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深入牙周袋内清除龈下的菌斑、牙结石等,这对于改善牙龈炎症、阻止牙龈萎缩进展非常重要。
二、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用药
在牙龈炎症明显的情况下,可使用局部抗菌药物,如过氧化氢溶液,它可以释放新生氧,有杀菌、除臭的作用,用于冲洗牙周袋等部位;氯己定含漱液,能有效抑制菌斑形成,减少牙龈炎症。不同年龄人群使用时需注意,儿童应避免自行使用含漱液,防止误吞;成年人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时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对于有全身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局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的相互作用,比如糖尿病患者使用局部抗菌药物一般不影响,但要注意口腔局部的反应。
三、手术治疗
1.牙龈移植术
当牙龈萎缩较严重,影响美观或功能时,可考虑牙龈移植术。通过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如腭部)获取牙龈组织,移植到萎缩的牙龈部位,以覆盖根面,改善牙龈萎缩状况。该手术适用于牙龈萎缩较为严重且局部条件允许的患者,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上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手术配合度可能较低;成年人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好,但也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评估。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术后要密切观察口腔局部情况和全身状况。
2.引导组织再生术
对于牙周组织破坏导致的牙龈萎缩,引导组织再生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通过植入引导组织再生膜等材料,引导牙周组织中的细胞再生,形成新的牙周附着,从而改善牙龈萎缩及牙周袋等情况。该手术的适用人群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评估,不同年龄、性别和基础病史的患者都要在医生综合评估后确定是否适合该手术。例如年轻患者组织再生能力强,可能更适合该手术,但也需要考虑其口腔卫生维护等配合情况;有吸烟史的患者术后需要严格戒烟,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四、针对全身疾病的治疗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容易出现牙龈炎症加重、牙龈萎缩进展加快的情况。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合理范围,同时加强口腔局部的治疗和护理,严格遵循口腔医生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口腔牙龈状况,因为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控制牙龈病变的基础。
2.其他全身疾病患者
对于有其他全身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等的患者,要先治疗基础疾病,在基础疾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再进行牙龈萎缩相关的治疗。例如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在进行口腔手术等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出血风险,需要在凝血功能纠正后,由医生谨慎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