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损害包括对心脏的影响(长期高血压致左心室肥厚扩张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心衰等且受性别、年龄、生活方式等影响)、对血管的影响(损伤内皮细胞促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脑血管事件等且受年龄、性别、其他危险因素影响)、对肾脏的危害(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致肾脏结构功能受损且受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合并症影响)、对眼底的影响(致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等且受年龄、性别、血压控制情况影响)、对大脑的危害(是引发脑血管意外重要因素致脑出血、脑梗死等且受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家族史影响)。
对心脏的影响: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后负荷加重,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张,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例如,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比正常血压者显著增加。在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者在心脏损害的进程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都是心脏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心脏损害的发生风险更高。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大量饮酒、高盐饮食等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不积极控制血压,心脏损害会不断进展。
对血管的影响: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壁变得粗糙,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血管狭窄、弹性减退,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比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发脑梗死或脑出血等严重脑血管疾病。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血管的老化程度不同,相对而言,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本身已有一定程度的退变,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更易导致严重后果。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管调节功能减弱,高血压对血管的损害可能较绝经前更为明显。有高血压病史且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血管病变进展更快。
对肾脏的危害
肾脏结构与功能受损: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脏缺血,进而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早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微量蛋白尿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在性别上,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的发生率和进展速度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会经历从肾脏功能轻微异常到严重受损的过程。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肾脏的代偿能力下降,肾脏损害更容易发展到较严重的阶段。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有高血压病史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肾脏损害的发生风险和进展速度都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
对眼底的影响
眼底病变:高血压可引起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等病变。早期可能表现为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等,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眼底病变的表现和严重程度有所不同,老年患者眼底血管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高血压对眼底的损害更易导致严重的视力问题。女性高血压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阶段,血压波动可能对眼底产生更明显的影响。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眼底病变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更高。
对大脑的危害
脑血管事件:高血压是引发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形成微动脉瘤,一旦破裂可导致脑出血。另外,高血压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狭窄,血流减少,易引发脑梗死。在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不同,但总体都是严重威胁健康的情况。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的弹性和储备功能更差,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缺乏运动、精神压力过大等会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有高血压病史且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更大。



